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2013-05-15 13:00:52)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随感

在耶路撒冷追溯宗教之源与共存之道

2013414 从死海到耶路撒冷 夜宿Mamilla酒店)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主泣教堂俯瞰耶路撒冷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耶路撒冷老城城墙

    清晨,即驱车赶往一直被我认为十分奇妙的城市──耶路撒冷。被耶路撒冷所吸引,是因为当初余秋里的《千年一叹》,他的千禧年世纪之旅就是从耶路撒冷开始,并用那美妙的语言将这充满宗教与哲理的城市描写得令人向往。而近日被人推荐看了王石的《徘徊的灵魂》,王石2008年拜谒耶路撒冷,他从这座信仰之城被围困50多次、被征服36次、被毁灭18次,至今依然壮丽而对自己的人生、企业发展之路的迷茫寻求到自己的内心。这些,使我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深深吸引。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耶路撒冷街景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堂

 耶路撒冷的魅力在于世界上的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叫都宣称此地为其圣地,是其宗教的发源地。尤其是那被一圈城墙围起的老城,方圆不过十平方公里,却被分为四个宗教区:犹太区内有著名的圣殿山和哭墙;基督教区有耶稣最后走过的苦路和遇难并复活的圣墓教堂;伊斯兰区有穆斯林的金色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还有一个亚美尼亚圣教区。于是发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对耶稣、圣母的描述,安息日习惯等等,究其历史渊源,实际上基督教是从犹太教衍生出来,伊斯兰教又是从基督教中衍生出来。看看今日世界这三大宗教导致的纷争和战争,真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瞻仰圣母的虔诚教徒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鸡鸣教堂的拜谒者

 今日的耶路撒冷,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社会的不同层次,同处一城,既有冲突,又能共存。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教的教徒,黑色的犹太礼服、白色的阿拉伯礼袍、背着十字架的基督教徒,都会虔诚地来到这里,拜谒自己的神主和圣地。有人称“耶路撒冷凝聚着世界十分之九的美和哀愁“,确不为过,看着圣墓教堂无数人跪倒、亲吻着耶稣的苦难圣石,看着哭墙前犹太教徒抚墙哭诉和祈祷,我想:或许宗教可以让人倾诉和发泄,给予人们期望和安抚,是人们情感的需求,也是宗教的魅力所在。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哭墙前的犹太教徒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圣墓教堂的朝圣者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耶稣苦难石前的基督徒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距耶路撒冷南郊10公里处的伯利恒。那是一个巴勒斯坦的控制区,是巴解组织的重要领地和文化中心。伯利恒有耶稣出生地,同时也是以色列首任国王大卫的出生地,是犹太人和基督教的圣地。担心巴勒斯坦可能的扣押人质,以色列不允许任何以色列人去巴勒斯坦控制区,也对巴勒斯坦人去以色列严格控制,但伯利恒的水电、通信都由以色列提供。在二次被持枪的以色列士兵上车检查后,我们来到了约高8,厚厚的钢筋水泥砌成的隔离墙前,墙上还有铁丝网,相距2030既有一个岗楼。实际上以色列通过隔离墙对巴勒斯坦控制区进行严格的军事控制。穿过隔离墙,来到了悬挂着巴勒斯坦旗帜、由巴勒斯坦人行政管理和军事控制的地方。一座座红瓦白墙的建筑依山而建,街上也十分整洁,许多旅游服务的小店到处招揽生意,似乎十分平静。与我们想象的难民营似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让我看到了在非冲突时期的巴以的真实状况。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伯利恒的隔离墙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耶路撒冷街头的士兵岗

 我们走在耶路撒冷那已被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朝圣拜谒的人们磨得锃亮的石路上,穿梭在不同宗教的一个又一个教堂、清真寺、宗教场所之间,倾听着各种圣经述说的古老故事,又亲历着巴以冲突的现实中。未必有王石那样的大彻大悟,但也在小小的耶路撒冷,体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多文化和多重性,祈望着居住在同一地球上的人们,包容互尊、和平共处。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祭祀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寄托

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六)
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