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以色列访问纪事(五)
(2013-05-02 14:27:30)
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随感 |
从历史到现实:在巴以控制区间穿梭
( 2013年4月13日 从海法经马撒达到死海 夜宿isrotel dead sea酒店)
以色列,严格意义上讲是巴勒斯坦地区,是一个长400多公里,宽110公里的狭长小国。东临约旦河,西毗死海,北接黎巴嫩和叙利亚,西南与埃及接壤。1947年的联合国决议,支持犹太复国,将该地区按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居住实际情况划成若干块,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地中海沿海地区和内拉夫沙漠等归属以色列,而撒玛利亚和加沙地带等归属巴勒斯坦,争议最大的耶路撒冷由联合国托管。决议后以色列即于1948年5月建国,但巴勒斯坦拒绝这一决议,至今尚未建国。几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以军事优势占领了耶路撒冷、邻近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靠近黎巴嫩的加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而巴勒斯坦直接管理和控制的只有加沙、伯利恒等几个狭小的领地。在美国的支持下,这个地区演绎的是一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法则。
我们早上出发的海法市是以色列境内唯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混住的城市。但山坡上的建筑还是可以很清楚的看清:犹太人按他们严谨、恪守的哲学,房屋整齐有序,白屋红瓦;阿拉伯人按他们的率性、自由的个性,房屋杂乱、个性而密集。以色列境内的农村,处处郁郁葱葱,在同样缺水的以色列,他们创新世界上独特的滴灌技术,大面积植林和种植庄稼,极目望去呈一片绿色。导游王小姐告诉我们:以色列的农村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经济体制有国有人民公社和集体农庄两种模式:前者公社社员在公有体制下,规划种、植统一派工、按家庭人口分配、社会和谐,但效率相对地下;后者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种植,缴纳一定管理费后收入归己,种植较为个性、效率较高的同时,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大。
经过一个铁丝网门时,导游告诉我们已经进入以色列控制的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领土的种植物明显不如以色列地区,路边不时可见有多层铁丝网隔离的犹太人定居点,而定居点外阿拉伯人可以率性自由的居住和工作。但巴勒斯坦领土上更多的是一片黄沙的不毛之地,山坡上时有阿拉伯人放牧的羊、牛、骆驼和野生的山羊,在狭小的巴勒斯坦地区巴以形成了令我们惊讶的差异。
当我们再次经过一个由二名佩枪的以色列士兵把守的铁丝网门时,我们又回到了以色列领土。其中一个士兵还是金发披肩的女兵,他们让以色列牌照的汽车可以通过,巴勒斯坦牌照的车子没有特别通行证不能进入。我看着那一身戎装、手持微型冲锋枪的金发女郎,脑海中联想起的却是巴勒斯坦妇女以人体炸弹在关哨岗前引爆的血肉溅飞。本为同根生的同地区居民,怎么搞得善良的女人都卷入这由政治、宗教主导的冲突?
来到死海边的联合国世界遗产马撒达,那是一个位于死海边岩石山顶上的犹太人圣地。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悬崖下是死海;西侧悬崖约100米,山下为沙漠,当初犹太王朝在此建有一冬宫。罗马军队驱赶犹太人时,约有1000余犹太教徒最后退居此悬崖山顶,居高临下,坚守数月后因饥饿和炎热交加,而犹太教以自杀为耻辱,于是他们相互自愿刺杀,最后一名再自杀,创造了一个千余人的“狼牙山壮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看着那地势险峻、肃穆矗立在沙漠中的堡垒残壁,俯瞰那似乎宁静、一片灰绿的死海,深刻体会历史上犹太人的顽强和苦难在他们骨子里刻下的烙印。
夕阳西下时,我们来到今天的目的宿营地──死海。死海有“世界肚脐”之称,湖面海拔为-410米,是世界最低点。它是世界上罕见的盐分高达30%的咸水湖。夕阳下,其呈灰绿一片,因为盐水浓度较高而无一丝波浪涟漪,沉静得真象死去一般。我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起,穿着泳衣下湖,把黑色的湖泥抹得全身乌黑。更有穆斯林妇女长袍丝巾下湖,但无论你如何用力,也无论你多么不识水性,都可以悠闲地浮在水面上。当最后一抹落日从约旦山后落下,我们才踩着余晖走向下榻的酒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