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肿瘤的预防性手术再谈患者自我决定权
(2013-05-19 06:29:59)
标签:
旅游 |
分类: 医管手记 |
近日,好莱坞女星,37岁的安吉莉娜·朱莉由于基因缺陷,预测乳腺癌的风险为87%、卵巢癌的概率50%,她自己决定并已完成预防性乳腺切除术,并宣称择期进行卵巢切除术,以降低癌症风险。于是,全球哗然,有专家呼吁应谨慎看待基因检测和预防性手术,更有人对朱莉的决定指手划脚、献计献策。我想起了当年我国著名影星陈晓旭乳房癌后选择保守治疗、最终玉殒香消后我撰写的“林妹妹死后非议的联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abdd30100n078.html),我仍然坚持应当尊重病人的自我决定权。
作为专家,2003年我主编《现代小儿肿瘤学》,其中“儿童肿瘤的外科治疗”这一章我亲自捉刀,特别在“小儿肿瘤的预防性手术”一节中,强调具有明确恶变倾向的隐睾、家族性多发性直肠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交界痣、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应该在恶变之前通过手术治疗达到预防肿瘤发生的目的。并在“小儿肿瘤外科的发展前景”中,把预防性手术普及、早期手术的低龄化趋势、肿瘤病人的微创和器官保留手术作为发展方向展望。
作为医院管理者,我在“医患能否多点互动”一文中强调:现代医学的发展,许多疾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法,也有着各种利弊和风险所在,医师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和学术倾向,患者也许因知识的局限未必都能理解,但生命毕竟属于患者自己,我们更应该在对患者认知判断能力和风险责任承担充分信赖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自我决定权。我也预言,按照萨斯荷德伦理论,患者参与型的医患关系一定取代传统的主动被动型和指导合作型的医患关系,成为医患关系的未来。
记得,我们上医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外科权威,一旦得知自己确诊为前列腺癌,毅然决定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至今耄耋之年依然健在;也看见,乔布斯在确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后,以素食抗癌,最后肿瘤扩散、肝移植后仍然不幸去世;伊朗头连体姐妹拉丹和拉蕾,面对高达95%的死亡概率,不顾父亲反对选择分体手术,最后“姐妹花凋谢”……。所有这一切,都是患者的自我决定,这种患者根据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取舍,应当充分尊重,医生是如此,旁人更不应该说三道四。
当今中国的医患关系,确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那更应该要求我们,无论是医者、患者、第三方非当事者,只有遵循社会和事物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多点沟通和互动,才能共同演奏出人类生命健康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