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意地飞往曾经的红色圣地
(2011年9月19日乘SU528到达莫斯科 住宿lesnaya Holiday
Inn)
11:45,俄罗斯航空公司的波音767飞机准时从浦东机场起飞,我开始了率团对俄罗斯和瑞士的访问。飞机升空到2600米高度后,我即把航空椅放到半躺位,进入我很期望的惬意的睡眠。实际上我的睡眠一直很好,只是平时很多的凡事,加上上网、电视等太多生活的诱惑,即使节假日每次入睡前都会想着什么时候起床,起床后干什么,自然醒已经成为奢望;而午睡更是常被电话,杂事扰乱。但是每次出访时长途的飞行时间,手机处于关闭状态、没有网络可用,醒来也是无所事事的简单生活状态,创造了我很享受的休闲生活状态。
朦胧中似乎听到刀叉声,睁开睡眼,一看手表,1:15,周围旅客都在用午餐。身着橘黄色服装的俄罗斯空嫂,
40多岁的年龄一点都没有象想象中的俄罗斯大妈那样的发福,带着那船形帽,让我想起卫国战争中漂亮的苏联红军女兵。在热情的服务中,我享用了历次航空飞行中最丰盛的午餐,走到后面经济舱问随团的团员,也是量大味佳,看来俄罗斯航空公司按照俄国人的标准准备的空中午餐,是可以令中国旅客满意的。餐后,空嫂关闭了客舱的灯光,把所有的舷窗都放下挡板,在漆黑的客舱中,我再次放下航空椅,很快的又进入睡梦,再次醒来,已经是4;25,尽管其他旅客还在熟睡,我已经精神焕发,上机前有些因为感冒而感觉的头晕、颈项板紧感、倘然无存,而且有一种久违的轻松愉快。看来那种把所有工作中、生活中的烦心事随着走上飞机丢下,从惬意的睡到自然醒开始的出访,对调节身心真的十分有益。
我打开电脑,开始了访问记的撰写。我们对俄罗斯的印象,是基于童年对苏联那红色圣地的向往:那莫斯科的红场、克里姆林宫的红墙,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心的象征;《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的电影,让我们知道了冬宫、圣彼得堡;而那个由苏联电影演员塑造的异常果断、勇敢和智慧、充满激情和力量的小个子、大脑袋的列宁,更是我心目中革命者的偶像。随着苏联的解体,我对解体前后苏联共产党和东欧社会变化异常关注,《莫斯科的落日》等书籍让我反省很多,也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民族矛盾对国家昌盛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一直想到俄罗斯来亲眼看看梦中曾经的红色圣地,来了解苏联人民对这种巨变的真实感受。当然,这次对俄罗斯卫生医疗机构的访问我希望他们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中的经验与教训、那种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被动地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带来更多的借鉴。我每次出访都充满美好地期望,因为它都会给我很多联想、反思与收获;开放与交流,是中国医院管理者拓宽眼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莫斯科时间晚上5:30,我们准时降落莫斯科机场。几年前来过俄罗斯的外事办人员在上海告诉我们:俄罗斯的入境官员常常要制造麻烦,索取小费,搞得我们感觉很不爽,对俄罗斯官员的公开腐败很反感。但机上我邻座的一个常来俄罗斯的中国商人告诉我,近年普京狠抓反腐败,这种情况早被杜绝。果然,入境出关十分顺利。当迎接我们的导游顺利地接到我们,在莫斯科郊外的公路上飞驶向我们下榻的宾馆,加上飞机上惬意的休息后的愉快心情,使我对改革开放和不断变革中的俄罗斯十分好感,也感觉第一次踏上俄罗斯国土的我,会有许多收获和全新的感性认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