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中的哲学

(2006-03-08 19:05:21)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好友因霉菌性肺炎住某著名医院,我去探望,他说身上出现了很多皮疹,二个皮肤科会诊医师意见不一:一个说药疹;一个认为象副银屑病。我看了一眼,脱口而出:“那是玫瑰糠疹,霉菌性毒血症的皮损表现”。事后得知:我的诊断是正确的。并非我这个长期从事小儿外科专业医师的皮肤病诊治经验会比那二个皮肤科会诊医师多,而是一个疾病多种表现内在联系的“一元学说”的临床思维习惯使我“不幸言中”。

    联想在临床查房中,经常还要纠正那些已经是副高职称的医师的临床诊断。很多就是那些年轻医师既不善于在诸多临床症状和体征中根据内在联系的规律去进行一些常见病的诊断,避免自己先入为主,按照书本上、文献上的东西死钻“牛角尖”,杜撰很多时髦、罕见病的诊断;也不善于在诸多看似普通的常见病的诊断中找出特殊的表现和不符合规律的东西,而使自己不会人云亦云,多人重复一个错误的诊断。这里有一个思维中的哲学、推断中的逻辑问题。

    我的中学时代正赶上那个史无前例的大浩劫。当大家都在机械的背诵红宝书的时候,一个已经阅尽苍桑的政治老教师向我们几个精力充沛,求知似渴的少年推荐了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入门》,或许就是这本书,成为我们几个现在多已成为国内外高等学府教授们的人生指南。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或许我们不会再象年轻时那样去为“唯”而争得面红耳赤,但辩证法中的许多概念,或许对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思维习惯留下了终身的烙印。

    在我们工作中、生活中,不同样有一个思维中的哲学和逻辑问题?为什么总有人在分析问题和做出决策后不被别人认可或被事实推翻?尤其在变化中往往犹豫动摇、在复杂时经常混沌模糊。往往习惯按照传统思考、按照惯性运行,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一筹莫展,更不敢根据规律领先一步。我们,尤其是我们那些关系到人民身心健康的医者和管理者,应该思维中多一点哲学和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沟通
后一篇:个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