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女儿在她的BLOG中发表了一篇“我的时髦老爸”的日志,无论是褒是贬,总感到我和她的沟通从来没有太大的障碍。
自从有了女儿后,一种为人之父的责任,使自己总是要设法的维系那种有效的沟通。千万不要以为有了血缘关系的保证后,这种维系是轻而易举的事,那种由于年龄、环境、经验、思维方式和时代适应等(或许还有激素水平等生理因素)造成的“代沟”,往往使有效维系有时比夫妻婚后恋爱要困难得多:首先,在孩子面前你应该维护你作为正确行为代表的言行一致,如不随手乱丢垃圾、不乱穿马路、公交车上礼让老弱等,就是两口子怄气还得注意对下一代的表率影响;其次,为了应付她那无休止、稀奇古怪的提问,你一定得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千万不要随便敷衍,那会使你的信任长城毁于一旦的,记得那时还经常要去翻阅词典和资料;更关键是是随着她的成长,你要不断的去了解他们的环境、思想、语言和他们的逻辑,为此,当她热衷席娟的时候,我也知道“爱你的十个理由”、网络文学崛起时我也跟着“轻舞飞扬”,去年还跟她一起笑看“超女”……没有如此的“同吃共住”,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更不可能指点迷津。别以为你过去也走过童年的幼稚、少年的烦恼和青春的迷茫,比起这一代,我们差老了,要让女儿叫着“跟着他老人家UPDATE”,我们不也是找个理由不断学习,跟上时代,不要过早的进入老年痴呆么?
其实,生活中、工作上,人与人的沟通也不同样是这个道理吗?你作为领导,了解你的下属,你的部下的思维、哲学、习惯吗?你知道他们与你究竟还有哪些差异和隔阂?为什么老是要人家无条件的服从你,你的品行、你的感召能否让别人真的跟你走?作为同事、朋友,你是否真的了解彼此的一切?你是否站在他的立场上理解他做的一切?我们有多少时候去作为责任去刻意的倾听、体验、沟通;我们有多少场合能带着爱心去真正的宽容、忍耐、体谅?
附:我的时髦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