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随感 |
在美住食话沧桑(下)
(2006年12月9日中午
中饭是我们整个代表团较为头痛的问题,主办方把每人10美元的餐费早早发下,让我们自主午餐。那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自助餐厅,基本上就是生菜、披萨、三明治和咖啡、可乐,还有那放了很多奶酪的汤,价格倒也8年不变,七、八元美金就能打发,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说来,往往很不习惯。学院门口有买中国盒饭的流动车,是盖浇饭和中国汤,价格也就八、九美金,问题是学院很不希望外买盒饭带入餐厅,而冬日在街头吃饭太不符合这些上海大院长的身份。于是,有人偷偷带盒饭进教室快吞虎咽;有人步行30分钟去中餐厅;也有人就在那自主餐厅委屈地打发自己……。我第一天吃了顿中国盒饭;第二天吃了那难以咽下的三明治和洋汤;终于不能忍受。记得8年前我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费城儿童医院的自主餐厅,也不愿意带中国盒饭进办公室遭美国同事白眼,于是,坚持在住宿处自己烧中国菜,一日二餐,加上一日二练,回国后达到我婚后最轻的体重。这次是否也应如此?
晚餐是院长们期望的美食时光,我们让主办方每日找个中国餐馆,尽管与国内的餐馆相比十分逊色,但毕竟是看着中国服务员、听着乡音、吃着中国菜,还有院长们经常慷慨解囊请客。大家举杯欢笑……。如此美食,我真担心原本期望的减肥计划又要落空,好在每天晚餐前后都要步行20~30分钟,加上上课也要步行半小时,与8年前背着双肩包去医院的情景十分相似,只是当初走在夏日的骄阳下,这次是踩着冬日的晨露冰凌。
另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美国的网络系统。一来就急不可待的打听网络连接,被告知公寓大堂有免费无线网络。第一天因时差问题凌晨4点就醒,带着自己的手提电脑来到大堂,启动无线网络开关,顷刻就看见熟悉的博客界面,欣喜之余,急不可待地把飞机上写下的游记贴上。上课的教室也到处可以连接哈佛的无线网络,只要打上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就可作为嘉宾免费注册上网。在卧室中和街头,打开电脑就可搜索到三。四个无线网络,但要求输入密码才能连接,可见美国无线网络商业运作的普及。入住longwood
几天的美国衣食住行的体验,感到与8年前的访问学者生活相比,除了无线网络的进步外,美国的一切,包括风情物价,均无太大变化。但今日的中国人,不说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大都市的医院院长,就是上海的普通医生们,他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已使他们能承受美国访问学者的基本消费。联想2年前我在丹麦和荷兰观光时,看见许多礼品商店专门高薪聘任中国营业员,对中国游客的那笑脸,我们能自豪地体会祖国的强大和更多海外中国人的自信,给我们带来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