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住食话沧桑(上)
(2006年12月7日早晨
波士顿longwood
公寓)
游记第一篇发表后,很多朋友就我从8年前的访问学者,2年前的参观访问到这次培训,8年中在美国的感受和印象的变迁议论甚多,关于是祖国国力还是个人身份变化的影响作用,也是智仁经纬,众说不一。尤其是在港读书可能赴美学习的女儿和一个已经申请来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家长的感叹,使我有一些不能误人千金的责任感。来美已经4天,将我在这里生活的情况,作一客观的叙述,主要与8年前访问学者的情况作一些比较,希望对大家关注的问题有一些启发。
我们这次在波士顿的住宿被安排在医学院附近的longwoods
tower,那是一座由三座11层的红转结构楼组成的酒店式公寓,大堂十分宽敞,铺着精美的地毯,沙发若干,还有一架三角钢琴,大堂门口的水果和咖啡是可以随意拿取的。公寓还配有健身房,洗衣房等设施。这里居住的多是医学院研究生、医院的住院医生,当然,在美国一切费用都是你自己支付的。我和另一个同伴被安排在顶楼的一套公寓内,进门是一个起居室,由一套沙发和一个27寸的彩色电视机和一个DVD播放机,左手是一个餐厅,一个长桌上放着二套餐具和酒杯,一个双门冰箱里面,东道主已经给我们准备了咸蛋、肉松、果汁、牛奶、苹果、桔子、面包和大米等,一个带烤箱的4眼电热灶,全套的烹饪用具。二个卧室都带有卫生,一个带有全套寝被的5尺大床。那是一个美国的住院医师和有点尊严的访问学者标准的住宿公寓,当然,比哈佛的学生公寓要好一些,比我8年前230美金租借的中国留学生公寓的小阁楼要好很多,据说租金水平是每月1200美金左右,二个人共租也就每人600美金一个月,按现在上海副高以上医生的生活水平,应该也能承受,因为除了租房,美国的饮食还是费用很有限的。
来到美国后的第一个清晨,我早早就套上那件灰白色的运动套装,那还是我8年前为了赴美访问学者而买的,在国内每次穿起它而晨练时,就会想起在费城每天在街旁公园跑步的情景。波士顿的12月已经是3~5℃的初冬,在晨曦中晨练已经有些寒意,沿着空无一人的街路、踩着昏暗的路灯映射的身影,以比疾走还要慢的速度慢慢跑开。大隐静脉切除术后的我早就不能象中学那样疾跑如飞了,一个当初区田径少体校队员到了半百落到如此情景也是我少年之时没有想到的。转过三个街角,就看见一个街边公园,几棵百年古树下一片绿茵,我在那里站下,打起我在国内每天必练的八十八式杨式太极拳。一套太极拳打下来,我的后背和额头已经微微有汗珠沁出,我满足地搓着冻得有些微麻的脸,慢跑回去了。我一直期望有美国人会看见我而惊奇地叫起“China
Gongfu!”(李小龙的电影影响结果),但整个公园除了我之外,一直没有别人。
当朝阳初起时,天边一缕彩霞,公园的中央有一棵红叶树,后面是几棵已经调秃的古树和满地的落叶,几个小松鼠在树边时隐时现,鸟鸣声不时响起,那情那境令我想起女儿在香港的博客中的感叹:“一直以为落叶就该是金色的,一直以为树到了秋天就该掉叶子,一直以为落叶才是秋天的典型代表,原来只有上海的秋天才是这样的...”我打算第二天一定带照相机来,把那晨曦朝霞下的红叶和满地落叶摄下。哪知第二天清晨,突现满天鹅毛大雪,真担心象许多冬天到过波士顿的人告诉我就此冰天雪地,好在第二天就雪停地干,使我拍下了那几张“冬日红叶”“伶仃古树”和“雪后落叶“的照片,但那朝霞和小松鼠,因为天不作美和鼠不合作的缘故,几天都不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