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随感 |
体会医院管理的任重道远
(2007年4月21日
香港医院管理局十六年的历程和实践给了我许多启示,尤其使我意识到:在医院管理方面,实际上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改变、去努力。很多问题的存在,并非一个体制、机制就可以成为托词的,在医院管理上,我们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谓任重而道远。
香港医管局的联网,既医院的资源整合,尽管其具有所有公立医院均归属医管局的体制优势,实际上,把原本各个独立法人的不同医院,包括一、二个大医院和若干个地区医院,包括康复医院、精神病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整合,也经历了从理念、习惯、人力安排、资产运作、管理体系的冲突;更有将原本由慈善机构、宗教等社会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联网,在资产属性、决策机构上同样会有很多问题,但他们也能求同存异,统一整合。如此,最后在医院资源整合、公立医院资产效率提高、双向转诊、减少资源浪费方面的积极作用,令人鼓舞。一直疑问的是:我们在强势政府主导下的公立医院,为什么不能将行政权限置于一边,为了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利益,通过属地化管理、不同行政管辖下的股份制整合,甚至在求同存异下的统一管理、统一结算而在医疗资源整合上跨出一步呢?
在香港,医院的员工们,基本上是相对固定统一的薪酬。当然,295亿中80%的人力资源费用,意味着人均40多万的平均年薪及福利,绝对数要比上海高很多。除了有限的晋升机会外,他们医院运作的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更多的是依靠职业道德教育、医院文化建设、医生职责要求。奖罚方面更多的是精神性的,其工作效率也可达到一个医生一个半天30~50就诊人次,质量控制、临床规范……,医生们都十分兢业和尽责。这与我们近年过于市场化运作,在医院管理和医疗行为中太多的薪酬调控和物质刺激。是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尤其对于医生这样一个对职业操守和员工素质要求甚高的行业,较高薪酬基准上的职业道德不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吗?
在香港考察期间,香港医管局的在医院管理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从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到质量控制,尤其对各种疾病规范化的推进,对各医院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医管局的主导意识和推进手段均很强硬;医管局在药品统一管理、物品统一采购、信息统一共享、护士统一管理体制方面都有很大作为,显示了统一管理的功能与效益;同时也十分注重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一切以病人利益、医院发展为宗旨,也给个联网及医院相当大的权限。其中病人营养室在速冻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统一配置和公立医院社区服务团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飞机的轰鸣声并不影响我飞扬的思绪,刚刚离开的这片土地,留有我的舔犊亲情,也给我留下许多医院管理的新思路、新启示。飞机将要着落的那边,是我的故乡,不仅有那一份难舍的乡情,更有一份等待我不懈努力的医院管理事业。回来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