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山问碑话功德

(2007-05-16 22:00: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记随感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iLiA_iYaXjCo7tBRXjetFUQiaUTE6bM4sJQHUKIJ-DSPNLJEAW5Lz07QpL0BKHzp9DZDYt_T47k

五一长假,骄阳当空。携妻伴友,驱车六百里,来到汤山度假。晚春时分,满山郁葱。漫步于湖光闲庭之间,极目望青山,心旷神怡;浸肌于温池泉水之中,举首眺皓月,意惬欲仙。但真正让我有所感触的,还是那阳山问碑的见闻。

阳山的地理位置为南京东面汤山镇境内,因阳山碑材而闻名。走过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点、带有明显现代仿造痕迹的“大明文化村”,我们走上了杂草丛生的阳山小径。在骄阳下走得汗流浃背,只看见一个深约十几丈的采石大坑,正想返身折回时,突然看见一个指示牌“阳山碑额”,原来眼前的那个椭圆状的巨石就是碑材,高10米、宽20米、厚8米,上面凿有龙的迹象,底部相当部分已凿空,只有几根石柱支撑着。如此巨石,静卧在山间,还只是一个石碑上面的横额。震撼之余急找碑身,转过碑额,那一巍峨高卧的石山竟是碑身,长49米、宽10米、厚4米,仔细一看,下面已大部分与山堤凿离。在下山途中,看见了碑座,长30米、厚13米、高16米,底部也已凿空。如此浩大的工程,可见当时动用工匠之众。按计算,此碑如被组装立起,总高75米,重达三万一千一百多吨,真可为举世罕见。

文史记载:此碑为明太祖朱元璋四子朱棣,在以清君侧为名,杀死了因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而继承皇位朱元璋长孙、明惠帝朱允纹,朱棣登基封号永乐皇帝后,为了表明他是朱元璋的孝子、正统继承者,特全国征调工匠数千,阳山凿碑,准备立于明孝陵。最后因碑材过于巨大无法搬运和迁都北京而以劳民伤财告终,留下“阳山碑材”。

    望着那略显荒芜的阳山,看着巨石碑材旁的众生杂草,我脑海中联想出的是以残酷著名的朱棣在治国排异中的顺藤摸瓜、株连无辜的“瓜蔓抄”“株十族”的白骨冤魂:从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户部侍郎卓敬、兵部尚书铁铉、礼部尚书陈迪、御史大夫景清、左副教御史练子宁,甚至翰林学士方孝孺……,株族车裂,血流成河;更恶毒的是将政敌的妻女,全部发配给家奴或送入妓院,百般侮辱、世代为奴……。如此之人,却在立功德丰碑,可见有字丰碑的苍白!

    缓缓走下阳山,回首再望那无字巨碑,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是非功过。联想我们人生的功德观、价值观、政绩观,不少人为官一方,总想盖楼建宇、铸像立碑、写史立传、纪念馆、周年册,希望留下一点文字的记载。按我看来,与其留下这些楼宇馆所、碑史传册让后人指点脊梁,不如多干实事、多做善事。老百姓手中有杆称,历史永远是明镜,在人们心中留下一座无字丰碑,让别人的文字来评述你的千秋功罪。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记载或许更为客观公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