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卓大夫
于卓大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72
  • 关注人气:5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松一刻:给《大卫》打“码”惹争议

(2012-07-22 21:22:21)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家

轻松一刻:给《大卫》

                  打“码”惹争议

 

轻松一刻:给《大卫》打“码”惹争议

    前不久,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庆祝建馆百年,展出了文艺复兴三杰的名作;其中,有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像作品《大卫》。7月9日中午,央视在播出该新闻时,电视画面中,全裸雕像的下半身,被打上了“马赛克”。
  央视为大卫雕像打“马赛克”遮羞,惹来众网友纷纷响应:热心地替众多世界名画,穿上了衣服。 

轻松一刻:给《大卫》打“码”惹争议

    当然,近期网上讨论的建筑艺术,不光是北方的“大裤衩”,还有南方的“小蛮腰”??
  给《大卫》打“码”是“道学家见淫”。电视画面上的著名雕塑《大卫》被打上了“马赛克”,搞得无数观众对艺术的膜拜感在瞬间挥发殆尽,继而很快就有了一个低俗逻辑,并联想起了“马赛克”背后的低俗内容。
  这是高雅艺术的悲剧,还是虚伪道德的胜利

轻松一刻:给《大卫》打“码”惹争议

    更有热心网友,提出了两条建议:
  1、建议国家博物馆给《大卫》穿上一条内裤:以防对社会公众,构成“伤害”。
  2、建议上苍在每位婴儿出生时,给在场所有人员的眼睛上面也打上“马赛克”,或干脆直接在娘胎里,就给每一位新生儿宝宝穿上一条纸尿裤,以防春光乍泄。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红楼梦》:
  “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显然,央视在《大卫》的身上,看见了艺术作品的“淫”。

  而这,不正是道貌岸然者最最熟悉的吗?!此外,它们还能够知道些什么呢?
  世界人民公认的艺术品,打不打“马赛克”不是为了挡住点什么,而是为了证明些什么。
  大卫穿“裤衩”,露了谁的怯?用“遮羞布”来遮挡艺术,“马赛克”遮丑、还是遮美?究竟是谁需要“遮羞布”?

  给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打“码”的举动,并非仅仅是一个能让人人“笑岔气”的冷笑话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