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2012-07-27 08:52:07)
标签:

武学

体育

分类: 蒲阳孙门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接续前文:之一)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叔容师姐摄于剑云先师安贞西里的家中,安贞西里的家是先师晚年最后的一个居所。1990年也是在这儿,笔者四人同一批拜师。师居陋室,不堕青云之志,腹有诗书气自华。

  2003年10月,剑云先师病危之际,思亲忆旧,特找存周师伯之子女叔容、婉容、宝亨姊弟三人,病床边,姑侄同忆昔年家中趣事,亲情融融…

  2004年金秋,在北京的“国务院第二招待所”,蒲阳孙门同学聚会。存周先师伯和剑云先师的弟子在会上,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孙氏拳械汇报表演。

    张烈、雷世泰、刘树春、白普山等弟子上场表演,还有第四代弟子李斌、张君意等多人演示的孙氏拳套路;从网上可以看到录像。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部分第三代孙门传人合影照片

    前排左二:孙宝亨,右四:孙淑容,右二:孙婉容,右一:张烈。后排为剑云先师弟子,从左至右:童旭东、刘树春、雷世泰、于季芳、刘桂祥、白普山、于卓,姜伟(白普山夫人),王书丹。
  顺便讲几句题外话:

    这张照片里的雷世泰先生,5岁学拳于先祖父雷师墨先生;从武学师承论,雷世泰先生是禄堂公的再传弟子。孙门近者皆知孙、雷两家有百年拳缘,故剑云先师不便再收雷世泰先生为弟子。

   家族世交排序武学师承论,细分有不同;何况在交往称呼上面,中国自古还有着谦敬语之不同。如:雷世泰先生对孙门外姓弟子,一直按家族世交论而自谦;外姓弟子很少留意,无形中自己也就高了一个辈份之虚名

    多年来,笔者受于季芳师兄影响,尊称雷先生为雷师兄。存周师伯有言:“江湖无辈,英雄无岁”。试论书剑德艺,我等后学谁又可及先人?另,笔者亦尊剑云先师生前教诲,武医结合,静心探究孙氏武学,从不敢妄称师叔。
    又如:禄堂公之嫡长重孙:庚辛先生1971年教笔者学孙氏太极拳,是引笔者入孙门拜剑云先师的介绍人。笔者秉先师教诲,从孙家辈份论和武学师承有别;不论笔者的人生之路走得多远,对自己的启蒙恩师庚辛先生,笔者从来不能忘记,也永远感恩。
    剑云先师常说:“未曾学文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中国乃礼仪之邦,孙氏武学是道,书剑合一,非街巷打手痞子耳。

   记得在安贞西里剑云先师家中,笔者听到有师兄弟称呼自己的爱人时说:我夫人如何如何;更有一位师兄弟说:老师,我“开山门”啦。此等不识谦敬有别,甚者染上江湖气,皆成小笑料,而后改正。学孙拳日久,的确可以改变自身的气质。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2012年春夏时节的婉容、宝亨姊弟

  左为清明祭祖所摄,右为蒲阳拳社复社盛会时留影;婉容、宝亨姊弟分别担任蒲阳拳社复社后的社长和副社长。
  地方志《河北省完县新志》记载的禄堂公五本专著: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注:地方志《完县新志》记载的禄堂公五本专著的出版时间,不完全是初版的时间。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是为民国元年,1913年是民国二年,依此类推。

    禄堂公五本专著,初版的时间:
  
1、《形意拳学》1915年5月(民国四年五月)
  2、《八卦拳学》1916年(民国五年十一月自序)
  3、《太极拳学》1919年(民国八年十月自序)
  4、《拳意述真》1924年(民国十三年三月)
  5、《八卦剑学》1925年(民国十四年十二月自序)
  禄堂公当年印书用的这一套金属字老版和印刷胶片,虽经百年风雨、时世艰辛,
仍然被孙家后人,精心保存至今。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禄堂公五本原版书《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在2012年已限量、再次印刷出版。

    这套线装书《孙禄堂武学全集》,不是影印本,而是使用当年印书的金属老版和印刷胶片;连外包装也是厂方聘请六七十岁的老师傅手工制作的。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禄堂公的五本专著存世,是我们学习孙氏武学的指南。

    我们读禄堂公的原版书,看到书中的文字,没有标点符号,这是什么原因呢?
  自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才开始逐渐使用白话文和新式的标点符号。而在此之前的文言文,都没有标点符号。

    自古读书人都是边读书、边“句读”断句(读,音:斗)。所以,旧时童子束发入学,要先学“句读”的本领。因为读书时,如断句错,则文意误。
读《地方县志》记载的禄堂公(之二)     传承孙氏武学,遇到有疑惑不解时,还是要多看禄堂公的五本原版书。为此,就需要我们了解一点古文的小知识。

      读《志书》记载的禄堂公,惟好书愿与博友共分享。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