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原来在骨头(散文)

(2015-06-19 09:49:26)
标签:

育儿

小路

大梁

故乡

右玉

分类: 那年的风和雨

原创基地

随笔:比我还狠的女孩儿 本文由草根名博原创博乐行有銮铃推荐至博客首页

 

我走过的地方很少,屈指可数。20079月和二儿送大儿到成都西南交大读书,从太原坐火车,走了28小时。返回时,从重庆乘船到宜昌,从宜昌坐大巴到武汉,从汉口坐火车到太原,转了一圈。

去年6月,我和妻到成都,大儿硕士即将毕业,我们去为他收拾行装,顺便到九寨沟游玩,返回时,从成都双流机场登机,两小时就到了太原。

第二次到成都,我才发现,火车原来直接从洪洞大槐树旁经过。此地我在1992年参加山西散文创作会议时来过,不觉已是 22年。我的祖先是从洪洞大槐树移民到山西右玉县的,四百多年居住在一个村,没有挪弯儿,如今儿子即将到天津工作,生根开花,故乡将渐渐淡出他的视线。

2012年,我到内蒙古武川县,沿着当年我父母走口外的路线,寻找他们生活过的村庄,找到认识他们的两位老人,也找到送人收养的哥哥。

秦岭的宽阔,四川的翠竹,成都大平原的水稻,都给我留下强烈的印象。武川舒缓起伏的红土地,辽阔美丽的田野,一望无际的麦田,使我感到这里确实是养人的地方。

我去过临汾,到过隰县、祁县,也到过定襄县河边镇。祁县拔地而起的土山,河边镇直插云霄的文山都使我感到惊异、惊讶。

我是习惯了、看惯了右玉的梁。

右玉的苍头河东西两岸、南北走向的大山东边,是条条东西绵亘的大梁。山根出水,洪水溪水,长短不一,梁与梁间就有了蜿蜒的河水和一道道碧草如茵的丛丛滩。大梁波涛起伏,舒缓自如。梁与梁间少则一二里,多则五六里,每个村都建在梁下向阳和暖的地方。村子大多隐藏在遮挡北风的坡地和山梁下。有的在一面缓坡上梯次排开;有的分布在坡度较大的高处,吃水要到沟里去挑;有的居住在梁底,一条大路在门前穿过,既是路,也是街。不管是居住在高处还是低处,村背后都要有拦挡,村前头要有河湾,没有河湾也要有湿地,否则打不上井,吃不上水。

所以右玉人祖祖辈辈习惯了爬坡下梁,习惯了背靠大梁,面对山梁,在这个暖和向阳的地方繁衍生息。他们不巴望有多大的靠山,也不可能有多大的靠山,有村后的梁阻挡北风就足够了;他们也不需要视野广阔,从对面的山梁上看云来了,雨去了,看北雁南归,看四季更迭,这就够了。低梁缓坡,小河流淌,阳光和暖,吃穿不愁,若是能达到这个要求,他们是不会离窝的。

春天,牛羊在斜坡上缓缓移动,映衬在蓝天白云下;夏日,条条山梁披上绿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舞动的绸缎;深秋,梁上的莜麦一溜溜白黄成片,铃铛在风中瑟瑟作响,地畔的艾蒿散发出热辣辣的苦味;冬天,雪后初霁,空荡荡的西梁上耸立着一棵树,孤高而沉静。梁是我们的摇篮和枕头,梁是母亲的双手和臂弯,梁是舒缓的旋律,梁是不断变幻的图画,梁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梁是我们伸展的翅膀——梁是故乡独有的面容,清晰地印刻在每一位游子的心版上。

他们不习惯江水浩荡,大河奔流;不习惯山势巍峨,直插云表;不习惯沃野千里,一望无际;不习惯忽高忽低,杂乱无序;不习惯人来人往,市声嘈杂;不习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不习惯威逼胁迫,仗势欺人。喜欢和和气气,慢声细语;喜欢平平稳稳,安安静静;喜欢平等尊重,掏心挖肺;喜欢讲邻邦乡村,亲家道理,同学战友;喜欢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喜欢和稀泥,不较真;喜欢为朋友,接弟兄,还喜欢见了自己喜欢的客人来喝得烂醉如泥。

大梁的舒缓,山势的低矮,河流的蜿蜒,决定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平缓的心态,谋事不必志在必得;做人低调,没有强烈野心。

右玉的梁和村是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土路上走串,到本村的野外送饭,砍柴和割草;到村西的公社所在地卖过几次兔子,买回一本厚书,也给人捎过一颗西瓜,那是走得大路;到我们村东北的代销点买过墨晶、蘸笔,第一次在同伴那里尝到了冰糖的滋味,那是走得小路;也不止一次到过村东的另一家供销社,卖过羊毛,买过一把锅铲,一把竹筷,一顶裁绒帽子,一双条绒棉鞋,那是既走小路也走大路的。

有些路走的次数多,比方说我到村东五里的一个村子跑校念书,大清早走,黑将就回来,整整是两年功夫。

平日,一个人或跟着大人走亲戚,黑天半夜拿着手电到外村看电影,和村人们坐着马车到榆岭子开会,以及到周围任何一个村去看晋剧、道情和二人台。

我是喜欢小路的。小路是两个村的一种交情。小路随随便便,蜿蜒曲折,那是一首自由的歌。我少年时,曾经试过自己设定出一条路线,想躲开到另一个村子的那条小路,结果走不成。我不是遇上沟,就会闯到一片沙棘丛中;不是老翻田埂,就是在一片荒地里打转转;要么是突然走在一处悬崖上,望底兴叹。小路是完美和不可更改的。它绕开了所有麻烦,即便是在那些陡坡上,它也能平缓圆润地前行,而它的方向永远是直抒胸臆的。同时,一段隐藏于前方的路,如果你没走过,你就猜不出它会如何远行。当你望见它的时候,就会即惊奇又舒坦。

一条小路往往稍低于两侧的田野。暖和的季节,路两边长满了青草。风吹尽了路上的浮士,雨洗过路面的细沙,人走上去,心情分外爽快。童年少年的时候,家中没有什么不幸,又逃离了阴冷的学堂,两三个同伴沿着小路到外村去转悠,艳阳高照,风清云淡,那滋味是最为甜美的,没有任何的幸福能与它相比!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雪山下的小木屋》,那是欧洲的景光,我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雪山下小木屋的喜爱。现在看来,我是说了假话。进入网络时代有很多美图,但没有一张能走进我的心田。我经常梦到,有一条故乡的大梁,大梁舒缓,生长着杨树、柳树,顺坡有条小路。或者是一条起伏的大梁,大梁中间有棵大树,孤独而沉静。

在市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今年春夏,我经常到野外拔苦菜。到处是路,到处是车,到处是干燥的田地,不时看到建筑垃圾,不时看到圈起来的、堆满材料的场地。

我小时,每天清晨给耕田的大人送饭,和我远房的二姐相跟着,一人提着两个罐子,路上长满草,草里都是露水,到了地头,两只鞋水淋淋的。有时是大雾弥漫,二姐走走就喊我一声,我急急忙忙地赶上去。

故乡的山川和故乡的饮食一样,已经根植在我们的骨头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既然在天下所有的美图中看不到故乡的景色,我想,我学画吧,只有画,并且只有我来画,才能画出我心中的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