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章 -- 欧洲市场(四)

(2011-09-18 23:46:28)
标签:

it

分类: 创世记《打造全球第一品牌》
 欧洲虽然国家数目众多,但还是可以就地理、文化、语言的相关性,将整个欧洲分成三个地区,分别是为北欧、中欧、南欧,而就通用语言语系来看,北欧多是英语系国家,中欧则是德语系国家,南欧则是拉丁语系国家。而就北、中、南欧三个不同区域市场来看,每个区域市场的计算机化程度、商业往来习惯、与国际接轨程度、消费者偏好则也各有不同。

在北欧市场部份,主要包含英国、荷兰、以及北欧五国等国家,主要语言为英语,即使官方语言不会英语,这些国家大部份的人民也多能以英语沟通。另外在商业往来习惯部份,北欧区域场的商业往来习惯与美式风格较为接近,相对计算机信息化程度也是欧洲地区中最高的区域,与国际化接轨的程度甚高。而由于此一市场中的消费者态度都较为开放,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接受度也都是最快的市场,也因为如此,大部份新产品发表都是以北欧市场为起点。

至于中欧市场部份,主要包括德国、瑞士、奥地利、以及东欧的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而经贸往来都是以德国为中心,主要因为此区域国家德语人口与英语人口一样多,许多信息的传递多还是以德国为中心,以德文媒体做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而就做生意时的商业往来习惯来看,中欧市场区域的国家也是沿习了德国式一板一眼的生意往来手法,凡是都按规定来,任何协议都要讲得很清楚,并且还要白纸黑字的有凭有据。相较于北欧市场的自由开发程度,中欧明显是拘谨许多,做起生意也不太能开玩笑,不像北欧市场多少还有点弹性。例如就环保规章标准来看,在德国销售的所有产品就一定要贴绿色标签,没有德语的本土化包装也不准在德国市场销售,但同样的状况,在北欧市场却还是多少有点弹性商量的空间。

而在南欧市场部份,除了法国以外,其他国家多是拉丁语系国家,被归属于南欧市场的国家包括了法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而南欧市场与北欧、中欧市场的特质又完全不一样,北欧市场可说是所有新技术、新产品最早起步的市场,以WLAN产品为例,北欧市场就几乎是与美、加等主流市场同步开始发烧,但对南美市场而言,就算北欧WLAN已卖了很长一段时间,南欧市场中的意大利等国家则都根本还没有市场。

就商业往来习惯来看,台湾厂商可能就会对南欧市场有相当大的亲切感,因为在南欧市场做生意的习惯,其实与台湾很像,就是那种很重视人际关系、习惯吃饭喝酒谈订单的生意习惯,而收帐的状况,更是与北欧、中欧完全不同,厂商放帐的天数多明显高于其他欧洲区域市场,举例而言,同样的应收帐款,在北欧可能只需要30天的放帐天数,而且时间到,客户就会准时付款,但在南欧的放帐天数却是高达60天到90天,时间到客户也不见得会自动付款,还是要靠厂商自己去拜访客户寒喧一番之后,才能顺利把帐款收回来。

 更进一步举例来说明,在瑞典、意大利两个不同地方的做生意经验,多会让初次到欧洲发展的厂商印象深刻,在瑞典去拜访客户,一见面双方简单问候之后,就立刻废话不说的开始谈生意,并且是单刀直入的谈起订单、产品、价格、交期等等细项,待一项项确认完毕之后,客户就立刻下订单,销售厂商也就拿着订单回去忙着后续的出货事宜,完全就是一种高效率的做生意手法。但在意大利,双方一见面就先闲聊,从天气、足球、政治无所不聊,而聊了1、2个小时之后,一句生意都还没谈到,而后好不容易切入正题谈到了生意,又到了该吃饭或该下班的时间,要不就是双方移师到餐厅里继续聊,要不然,当年的拜访就只是一次友情交流之旅,至于订单出货等等问题,则就要等到下一次有机会再谈。

 由此就可看出,清楚切割的欧洲市场,在每一个市场区隔间的差异都相当明显,如果拿着发展北欧市场的方法都南欧去拓展业务,可以想象那会遭遇到多大的困难,也因为如此,为了因应不同区域市场的明显落差,所有计划进军欧洲市场的厂商必须清楚的认知,只想要用一套方法发展整个欧洲市场的思维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需要用不同方法去发展不同区隔的欧洲市场,因此对一家公司而言,若同时发展2个以上不同区隔的市场,就必须要考虑高额的沟通与本土化成本,但这些因地制宜的手段与花费却是绝对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