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家有兄弟学习进步兄教弟学时间计算 |
分类: 家有明亮兄弟 |
自从我们从加州搬到德州以来,在家中,妈妈一直是哥哥的老师,而哥哥呢?则是弟弟的小老师,主动承担起弟弟的家庭教学任务。如今这对小兄弟俩,真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哥哥从妈妈这儿学来的知识,转而就会传授给小弟弟。而小弟弟在学习方面,也是不输于哥哥的,进步也是突飞猛进的,不但各方面能力在增强,而且学习方面,也是非常得积极主动,经过自己和哥哥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不小的成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住考验】哥哥说想吃妈妈自己烤的Muffin,妈妈一想,家里正好还有一盒半成品的混合物,于是想,何不趁机考一考哥哥呢?烤制Muffin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如下图。
第一个问题是:你看一下我们都需要什么东西?我们家里是不是都有?哥哥认真读了盒子后面的详细说明,说,“只需要水、油和鸡蛋”,我们家里都有;
第二个问题是:那你看一下,在爸爸下班回来之前,我们还有时间烤吗?继续寻找相关的信息,答道,“妈妈,你看,这里写的是只需要烤16-18分钟,再加上你准备的时间,5分钟够了吧?也就是21-23分钟。爸爸一般是6点钟到家,现在是5:13,还有47分钟,足够了,咱们动手做吧”!好吧,此时的妈妈,是没有任何不动手做的理由和借口了。
第三个问题是:一共可以做多少个Muffin?哥哥说,“这上面写的是,可以做12个,我们家一共4个人,每个人可以吃3个,晚餐足够了”。好嘛,这除法计算,也是张口就来,不过…晚餐吃这个,好象是不行的。
妈妈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指导,于是和兄弟俩一起动手做起来,还真在爸爸到家之前就出烤箱了,凉一下,晚餐每人一个,先解解馋,剩下的第二天当早餐吧!
【时间计算】记得也就在上周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兄弟俩出行,随路考验哥哥的时间计算(平时写作业的薄弱环节),小朋友还只限于整时整点的计算,比如说,现在是9:15,1个小时后是几点?是10:15;一部电影是2个小时,如果结束的时间是10:30,那么几点开始?8:30开始。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些分钟或分钟加小时的计算,感觉就是驴头不对马嘴,问现在是9:20,那么20分钟后是几点?居然会给出11点的答案。而就在前几天,妈妈很意外地发现,哥哥突然开窍了,真有种一点即通的感觉。不但知道现在是9:45,15分钟后是10:00;而且还知道半个小时后是10:15;如果是9:43,还会告诉妈妈,“还有17分钟就到10点了”;那么更强一点的,我们9:30出发,全程需要1小时20分钟,那么到达的时间就是10:50。是不是突然之间,进步飞快?妈妈感觉前后也就1个星期的时间。
【随机考验】今天早餐的时候,因为要去图书馆还书,因此爸爸妈妈又得以有一次考验哥哥的机会。(注:以下爸爸的对话被妈妈翻译成中文了)
妈妈:今天要去图书馆还书,上次一共借了15本,有3本是妈妈的,那么你们一共有几本书?
哥哥:15-3=12。
妈妈:12是奇数还是偶数?
哥哥:偶数。
妈妈:为什么?
哥哥:因为它们是一对一对的,没有多余出来了,一共是6对。
爸爸:一共12本书,如果平均分给我们3个人,那么每人是几本?
哥哥:每人是4本,是偶数。(这个除法问题,哥哥还是想了一下才回答的)
好吧,到此方止,妈妈觉得随机考验,不但是个检查哥哥知识能力的方法,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三语数数】记得我们还在从加州举家搬迁至德州的路途中,妈妈用中国的数字手势教弟弟从1数到10(如下图),也就是说,用一只手数到10;小弟弟不但学会了中文数数,而且还学会了从1至10的手势。随后爸爸又用英语教,而且还教小朋友用两只手数数,并且数字3的手势还有所不同,小朋友也是很快就牢记在心。也就在前不久,哥哥心血来潮,居然开始教弟弟西班牙语的数字,小弟弟也是学习得非常之快,而且很多时候妈妈问弟弟一些关于数字的问题,小朋友还嬉皮笑脸地用西班牙回答妈妈,是“欺负”妈妈不懂西班牙语吗?现在的小弟弟,10以内的数字,基本都是三语交替地数或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细涂色】前不久,弟弟刚开始涂色,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很难真正涂到图形的线圈中,基本就是在一张涂色纸上无规则地胡乱涂鸦,妈妈倒也不急不恼,毕竟...这是小朋友成长的必经阶段,而且彼时的哥哥也曾经历过如此的阶段,而且感觉同龄的比较,哥哥还不如此时的弟弟。虽说妈妈本着的是顺其自然的心态,但哥哥则不断地教弟弟、和弟弟一起练习,也就不出两个星期的时间,小弟弟真的可以做到精细涂色了,而且非常小的小方格,水笔也可以不涂出线外。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书写字母】如果说【三语数数】只是一种“鹦鹉学舌”的反复练习,那么对于字母的认读与书写,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高。26个英文字母的大写,弟弟还在加州之时(2岁半左右)就已经非常熟练了,那么来到德州之后,主要任务就是跟着哥哥一起学习小写字母,在3岁生日之时,小写字母也不在话下了。而就在前不久,哥哥居然发现弟弟自己在纸上写下了“ABCD”四个大写字母,是完全凭记忆写的,而非照葫芦画瓢,只可惜的是,这份珍贵的作品被哥哥“收藏”得云深不知处、不知去向了。
【联想颜色】有一天的午餐,我们母子仨人吃的是鸡汤蔬菜面,用了胡萝卜橙色和菠菜绿色两种面条,兄弟俩突发奇想,说“要吃蓝色的面条”,于是想了很久,只有蓝莓水果,而想不到蓝色的蔬菜;于是妈妈想,何不趁此机会考一考弟弟?于是问“有什么水果是红色的”?答,“草莓、苹果、葡萄”;那么“有什么水果是黄色的”?答,“柠檬、香蕉、菠萝”,连续考了几种熟悉的颜色,没想到小弟弟还真都答得出来,这真是,不但知道颜色,而且还能够联想颜色呢!
【数字卡片】要说哥哥教弟弟,那功劳可是非常之大的。为了教弟弟学习,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哥哥亲手制做了数字卡片,用几张厚实的手工彩纸,画格子,写数字,然后再一一剪下来,一共做了5套,分别是:
- 按序数数:从1到40;
- 奇数系列:1、3、5...15、17、19;
- 偶数系列:2、4...18、20;
- 三的倍数:3、6、9、12、15、18;
- 五的倍数:5、10、15、20。
问小朋友,“为什么按顺序数是到40,而其它的只到20”?哥哥答,“这样比较容易,太多了,估计弟弟会混淆;太难了,弟弟就没兴趣了”。这家伙,真是把妈妈的教学理念全盘“偷走”啦!不过,这倒也是考验哥哥自己数学能力的一个难得机会。
妈妈最后语:也许有的朋友会问,
为什么妈妈不教弟弟?而是请哥哥教呢?其实,兄教弟学,也是益处多多的,首先是两个小朋友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其次是哥哥自己学会的知识,能够再复述出来,并且教会小弟弟,不但是知识的巩固,也是能力的培养;再次嘛,则是妈妈偷懒,想着是,弟弟也就3岁有余,距离真正的学习生活还很久远,那就请哥哥边教边玩,也是一种寓教于乐吧!
前一篇:两面派,倔脾气,妈妈应如何应对?
后一篇:合理膳食,小朋友一定要吃米饭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