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是演员,孩子是观众”的模仿

(2017-10-12 21:49:39)
标签:

育儿

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以身作则

环境学习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育儿路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小朋友成长道路上的学习源泉,不是爸爸妈妈“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话语教导,而是爸爸妈妈的实际行动,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小朋友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再次遇到此情此景,就会以相同的方式反馈出来。其实这种“模仿秀”的能力,自从小婴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至。

“父母是演员,孩子是观众”的模仿
(兄弟俩有样学样地为熊宝宝穿上自己的衣裤,09.03.2017)

【婴儿吐舌】其实小朋友有样学样的模仿秀,自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记得弟弟还只有几天大之时,妈妈和哥哥逗小朋友玩,同时将舌头伸出来,并且还动来动去的,弟弟不但会盯着哥哥看,而且也会动一动舌头,虽说弟弟的口腔肌肉还没有能力控制舌头的活动,但小朋友下意识的舌头动作,就是一种模仿。

【陌生之人】当小朋友到了4个月以后,开始对自己熟悉的人产生依恋的安全感,尤其是朝夕相处的妈妈,那么如果有陌生人要抱自己或摸自己,小朋友会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妈妈,如果妈妈是一种放松而安静的表情,那么小朋友也会以同样的心态接受陌生人;反之,如果妈妈很紧张,那么小朋友一定会紧张地哭闹起来。这是一种对妈妈心情与感受的有样学样,小朋友以此来判断自己对陌生人的态度,做出与妈妈相同的反应。

【爬树行为】到了上串下跳、无处不去的年龄,在公园里看到一棵大树,哥哥跃跃欲试地想爬上去,但在行动之前,一定会先试探一下妈妈的反应。如果此时妈妈是一副严肃而担心的表情,那么哥哥也会就此罢休,认为爬树是危险的,是不被妈妈认可的;但如果妈妈是一副坦然处之的神情,那可就是哥哥大显身手之时啦!因此,哥哥是以看妈妈的表情来学习自己的行为,这也就是很多妈妈所谓的,大胆的妈妈养育大胆的儿子,而凡事畏畏缩缩的妈妈,儿子也几乎是同出一辙。

【学舌学样】不知道妈妈有没有发现?偶尔小朋友会突然冒出一句自己经常说的话,尤其是在玩家庭游戏之时。妈妈记忆犹新的是,哥哥自称是爸爸,而小熊则是宝宝,一天哥哥对小熊说,“你快睡觉,如果再闹,爸爸就生气了,起床就不带去公园玩了”;说完后还随手递给自己的小熊一本书。妈妈听着哥哥话语,看着哥哥的动作,真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妈妈的经常行为吗?这鹦鹉学舌以及有样学样,真是把妈妈模仿得淋漓尽致。

【一心二用】想必很多的妈妈都有同感,认为小朋友在做着事情,因此不会在意或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他们是可以一心二用的,这也是妈妈偶尔疏忽的地方。家中的规定是,吃食或喝水,必须在厨房,但一天哥哥和爸爸正在厨房的小桌子上专心地做着手工,以至于妈妈问“谁要吃薯片”,都没有人回应。于是妈妈拿着薯片,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吃,整个过程哥哥是头都没抬一下,妈妈自认为小朋友根本没有注意到;但时隔两天,哥哥端着一碗水果,也要坐在沙发上吃,妈妈问道“我们的规定是…”?没想,小朋友倒是反驳道,“那你还在沙发上吃薯片了呢”?妈妈顿时哑口无言,真是不可小窥一心二用的小朋友啊!

【公众场合】除了以上这些妈妈与小朋友一对一的演员与观众的关系,那么在公众场合,妈妈的行为举止,也是时刻受到小朋友们的监视与观察的。遭遇堵车,妈妈对于强行并线的司机;超市购物结帐,妈妈对于队前不可理喻的顾客;乘坐公共交通,妈妈对于那些蜂拥而上抢占座位的乘客......生活中太多如此的实例,妈妈采取如何态度,那么无形中也是在教小朋友如何处理和看待这类不良行为。妈妈的一举一动,胜过教导小朋友的千言万语;无数遍的讲述,“不管别人怎么样,咱们都一定要友好而守纪”,也许效果倒不如妈妈的一次实战行为。

妈妈最后语:小朋友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可以做,应该怎么做,什么是道德标准,哪些行为是被允许和接受的,完全依靠爸爸妈妈来塑造。换言之则是,爸爸妈妈是站在育儿舞台上的演员,而小朋友则是坐在台下的观众,演员的一举一动、每个细节,都被观众尽收眼底,也被观众密切“监督”着,因此“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