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不可思议妈妈无助2-3岁 |
分类: 明明成长花絮 |
明明是大家公认的阳光小男生,不仅开朗活泼、助人为乐,而且还很听话懂事,尤其是有了弟弟以后,绝对是个模范哥哥形象(“家有体贴妈妈和关心弟弟的小暖男”);而且一直以来,妈妈也认为明明是个安全感十足的小朋友(“明明小朋友安全感十足的八点表现”)。
但...也就是两个月以来,明明的所做所为以及发生的一些事情,令妈妈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同时,也有种很强烈的无助感,不知道这些不可思议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明原因,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开这些症结?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明明度过这些“难关”?
【路遇小哥哥】事情的起因是一天晚餐后明明与妈妈出门散步,在小公园里遇到了一位大明明8个月的小哥哥,小哥哥以非常夸张的要拥抱明明的动作,将小朋友吓得要求回家(如下图博文截屏)。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妈妈带着兄弟俩出门散步,还走在路上,又偶遇这位小哥哥,明明不但往弟弟的小推车下面躲,而且还不停地说着,“要回家,不去公园”,妈妈是说什么也没有用,最后明明都已经快哭了,妈妈只好带着两个小朋友提前回家了。
妈妈猜测:明明一直就是个不争不抢的小朋友,但对于这位小哥哥的反应,是不是有点强烈?随后的出行,妈妈也在不断地观察明明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虽说不会与别人争抢玩具,很多时候也会主动谦让,但好象没有象躲避这位小哥哥一样的情况发生。事后妈妈想,是不是这位小哥哥想拥抱明明的动作真有点太夸张?而明明又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呢?
【首去阿姨家】这是一位我们在公园里认识的阿姨,阿姨家有一个比明明小近两岁的小弟弟,经过几次的聊天与玩耍,妈妈与阿姨成了朋友,而明明与小弟弟也玩得不亦乐乎,在爬楼梯或滑滑梯之时,明明也会主动去照顾小弟弟,并且不断地告诉小弟弟,“小心”、“慢点”…一天天气比较热,看着在公园里玩的两个小朋友都满头大汗,于是阿姨便邀请妈妈和明亮兄弟去家里小憩,妈妈想着反正就在家门口,去玩一玩也无妨,而且明明也说“好”,但就在即将进入阿姨家大门之时,明明突然转头往回走,大叫着“不要去阿姨家”。
妈妈猜测:以往带明明去别的朋友家,即使是第一次,好象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过,事后妈妈想,也许是因为大家都还没有进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让明明先行进入,小朋友感到不安全吧!当然,事后也没有机会验证妈妈的猜测是否正确。
【Outlet购物】同一家Outlet的同一家GAP专卖店,同一种情况连续出现了两次。明明开开心心地与爸爸妈妈向店里走去,而且还说着“要买衣服、要买裤子”,但…就在即将踏入店门的那一刻,明明不但不愿意进去,而且还大哭大叫着“不要进去,要回家”,并且还一个劲儿地把妈妈往店外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妈妈抱一下明明,这种情况就可以缓解,但就是这家GAP的专卖店,明明挣扎的力度连爸爸都无法抱住小朋友。
妈妈猜测:最初妈妈是认为,每次去这家Outlet,基本都是午餐后明明的午睡时间,也许是因为小朋友又困又累,不但没有心思逛店,而且心情不好开始耍脾气吧!但事后想想,好象也不是啊,明明在又困又累之时,也去过别的地方(包括购物),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发生过,但完全是可以缓解和控制的。
【快餐店就餐】一家四口开车出行,晚餐就准备在Panda Express(熊猫快餐)解决,明明非常喜欢那里的炒面,而且感觉小朋友还很向往。妈妈拉着明明,有说有笑地进了快餐店,也是明明选择的座位,落座后,妈妈陪着两个小朋友,而爸爸则去点餐。前一分钟,明明看着头顶的灯,还在说着“弟弟,你看,这是灯灯”;但后一分钟就面露恐惧的神色,要求妈妈“出去,坐外面的桌子吃”,而且还一秒钟都不愿意多呆,紧张得马上要哭出来似的。爸爸带着弟弟在店内吃,而妈妈则带着明明出去,说是要和爸爸说句话,小朋友都不愿意靠近门一步,生怕被妈妈硬拉进去似的。
妈妈猜测:后来妈妈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坐在门口,门一开一关的有点风,而把灯吹得晃晃悠悠,明明担心灯掉下来呢?妈妈的猜测缘于,到家后,明明看着厨房的灯,说道,“厨房灯也象熊猫快餐的灯,但没有动”。
妈妈最后语:还有不到一个月明明就满三周岁了,这也是妈妈三年育儿生活中第一次感到很无助,现在如果带明明去哪里,说实话,妈妈真有点心理障碍,担心如此情况再次发生。写下这篇博文,有具体事例,也有妈妈对每件事情、每个情节的想法与猜测,就是想请大家帮忙一起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妈妈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如何帮助明明克服这些“困难”?还是这些都是阶段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会好了?当然,两周后的三岁体检,妈妈也会请教和咨询明明的儿医。

(在Children’s
Discovery Museum开心玩悬浮小球的明明,09.19.2015)
但...也就是两个月以来,明明的所做所为以及发生的一些事情,令妈妈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同时,也有种很强烈的无助感,不知道这些不可思议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明原因,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开这些症结?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明明度过这些“难关”?
【路遇小哥哥】事情的起因是一天晚餐后明明与妈妈出门散步,在小公园里遇到了一位大明明8个月的小哥哥,小哥哥以非常夸张的要拥抱明明的动作,将小朋友吓得要求回家(如下图博文截屏)。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妈妈带着兄弟俩出门散步,还走在路上,又偶遇这位小哥哥,明明不但往弟弟的小推车下面躲,而且还不停地说着,“要回家,不去公园”,妈妈是说什么也没有用,最后明明都已经快哭了,妈妈只好带着两个小朋友提前回家了。

妈妈猜测:明明一直就是个不争不抢的小朋友,但对于这位小哥哥的反应,是不是有点强烈?随后的出行,妈妈也在不断地观察明明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虽说不会与别人争抢玩具,很多时候也会主动谦让,但好象没有象躲避这位小哥哥一样的情况发生。事后妈妈想,是不是这位小哥哥想拥抱明明的动作真有点太夸张?而明明又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呢?
【首去阿姨家】这是一位我们在公园里认识的阿姨,阿姨家有一个比明明小近两岁的小弟弟,经过几次的聊天与玩耍,妈妈与阿姨成了朋友,而明明与小弟弟也玩得不亦乐乎,在爬楼梯或滑滑梯之时,明明也会主动去照顾小弟弟,并且不断地告诉小弟弟,“小心”、“慢点”…一天天气比较热,看着在公园里玩的两个小朋友都满头大汗,于是阿姨便邀请妈妈和明亮兄弟去家里小憩,妈妈想着反正就在家门口,去玩一玩也无妨,而且明明也说“好”,但就在即将进入阿姨家大门之时,明明突然转头往回走,大叫着“不要去阿姨家”。
妈妈猜测:以往带明明去别的朋友家,即使是第一次,好象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过,事后妈妈想,也许是因为大家都还没有进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让明明先行进入,小朋友感到不安全吧!当然,事后也没有机会验证妈妈的猜测是否正确。
【Outlet购物】同一家Outlet的同一家GAP专卖店,同一种情况连续出现了两次。明明开开心心地与爸爸妈妈向店里走去,而且还说着“要买衣服、要买裤子”,但…就在即将踏入店门的那一刻,明明不但不愿意进去,而且还大哭大叫着“不要进去,要回家”,并且还一个劲儿地把妈妈往店外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妈妈抱一下明明,这种情况就可以缓解,但就是这家GAP的专卖店,明明挣扎的力度连爸爸都无法抱住小朋友。
妈妈猜测:最初妈妈是认为,每次去这家Outlet,基本都是午餐后明明的午睡时间,也许是因为小朋友又困又累,不但没有心思逛店,而且心情不好开始耍脾气吧!但事后想想,好象也不是啊,明明在又困又累之时,也去过别的地方(包括购物),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发生过,但完全是可以缓解和控制的。
【快餐店就餐】一家四口开车出行,晚餐就准备在Panda Express(熊猫快餐)解决,明明非常喜欢那里的炒面,而且感觉小朋友还很向往。妈妈拉着明明,有说有笑地进了快餐店,也是明明选择的座位,落座后,妈妈陪着两个小朋友,而爸爸则去点餐。前一分钟,明明看着头顶的灯,还在说着“弟弟,你看,这是灯灯”;但后一分钟就面露恐惧的神色,要求妈妈“出去,坐外面的桌子吃”,而且还一秒钟都不愿意多呆,紧张得马上要哭出来似的。爸爸带着弟弟在店内吃,而妈妈则带着明明出去,说是要和爸爸说句话,小朋友都不愿意靠近门一步,生怕被妈妈硬拉进去似的。
妈妈猜测:后来妈妈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坐在门口,门一开一关的有点风,而把灯吹得晃晃悠悠,明明担心灯掉下来呢?妈妈的猜测缘于,到家后,明明看着厨房的灯,说道,“厨房灯也象熊猫快餐的灯,但没有动”。
妈妈最后语:还有不到一个月明明就满三周岁了,这也是妈妈三年育儿生活中第一次感到很无助,现在如果带明明去哪里,说实话,妈妈真有点心理障碍,担心如此情况再次发生。写下这篇博文,有具体事例,也有妈妈对每件事情、每个情节的想法与猜测,就是想请大家帮忙一起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妈妈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如何帮助明明克服这些“困难”?还是这些都是阶段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会好了?当然,两周后的三岁体检,妈妈也会请教和咨询明明的儿医。
前一篇:将满三岁成功告别尿片之经验分享
后一篇:心态无比轻松的二胎弟弟养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