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融合发展(三)

标签:
文化旅游公益财经 |
分类: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注重培育乡村振兴的专业技术与经营人才,挖掘与发挥人才作用是关键。
一是制定与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为各类乡村人才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农人”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提供优越的待遇和福利,给予他们充分尊重和荣誉感。只有在政治上帮助、生活上关心、职场上支持,才能让他们安下心、沉下来、留得住。
二是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与锤炼。注重在基层一线包括田间地头培养,以及本土人才的发现与培育。与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培训中心以及市农科院等合作,定期开办乡村振兴产业实操训练班和开展在线视频培训等。
三是激活乡村潜在人才资源和畅通引才渠道。制定积极的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引导和鼓励高(职)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和创业,成为“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 “源头活水”。
四是构成乡村产业竞争的本土化人才优势。本土化人才需要从发现、引流、回归到培育、使用等方面加大投入,着力提高“新农人”的整体素质。只有实现人才的本土化,乡村产业振兴方可持续发展。打造和聚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管理、运营本土化“新农人”团队迫在眉睫,一旦拥有乡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必将指日可待。(产业园区规划统筹
后一篇:孔尚任与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