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家乐:复苏期的优化升级之路(三)

(2023-03-26 09:42:51)
标签:

财经

旅游

文化

公益

分类: 乡村振兴

农家乐:复苏期的优化升级之路(三)

众所周知,所谓“农家乐”就是围绕农家的生活场景体验吃喝玩乐一条龙的休闲娱乐活动。当下的农家乐“玩”大部分多是在垂钓、采摘、做些简单的农活体验,还有的在餐厅包厢备至了“卡拉OK”音响设备、棋牌桌等,这似乎成为了农家乐的基本标配。那么,农家乐“引人”与“留人”优化升级之路如何走?

首先,需要弄清楚农家乐的客户画像是什么?

从类型上分大致有两类:一是长期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生活、学习、工作的人;二是从农村迁至城里生活具有乡村怀旧情结的人。

从年龄上来分大致有三类:一是需要体验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学习的大、中小学生;二是60岁至75岁左右退休的“年轻”老人,他们既有需要也有时间、精力与消费能力;三是城市社区基层党建与高新企业中享有团建福利的人。上述群体均属于刚需群体。

其次,需要认真分析这些客户群体在哪里?

一是学生当然在学校,需要研究如何与学校配合开展劳动教育与实践教育等具有乡土特色的内容。二是“年轻”老人基本都聚集在社区,就应该思考如何与社区配合开展有意义的文旅+康养的活动;三是团建群体大都在高新企业内,集中在高新区的聚集地。需要针对这些群体设计与策划“玩”得有意义不一样的活动与项目。大中小学生重点是体验“玩中学”和“做中学”,以“动”为主,有张有弛的活动。如扬州市区大中小学生不低于50万人。针对“年轻”老人应该设计以“静”为主,动静相宜的活动。仅扬州市这方面的群体约有100多万人,这是一支庞大的消费团体。针对团建的青年群体应该设计拓展为主,体能竞技的活动。而扬州市高新企业内的年轻人不下于有10万人之众

第三,需要思考如何吸引这些群体蜂拥而至?

内容为王。如果农家乐没有创新设计内容,还是老套路,不仅是会给人以“没意思”的印象,久而久之,就没了口碑,也就自毁前程了!比如,季节性采摘还是自行采摘+零售还怎么吸引人?而垂钓也是小众等。创新出一些好玩的针对性较强的竞技内容与之融合,不就“老树开新枝”了吗?据了解,大多数农家乐既不会也不愿在这方面舍得“出血”。不会不要紧,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可以了。没有眼界的农家乐业主只注重硬件设施建设,而往往忽视掉了“软”件的投入,不注重知识产权的创新投入与研发累积。殊不知,农家乐场景中的“软”件比硬件有时候更重要!

第四,需要考虑大力吸引“亲子游”“全家乐”的群体?

小手牵大手,全家一起走,一个家庭可以影响到七个以上的家庭。当人们似乎看够了一些旅游景点的“假山假水”和“人看人”的时候,走进农家乐不失为是一条新旅游体验与促进家庭和谐以及工作减压的好途径。如果农家乐也弄些“假山假水”的东西,怎么可能吸引人呢?关键是要策划与设计吸引人、留住人的内容与形式。比如融洽亲子关系的项目,以及普及养生知识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等,针对现代人喜爱表现的情势创造出“人人自我展现”的机会场景。设计一些城市旅游没有的独特内容,以及令人耳目一新、喜闻乐见、“好玩”的形式。

总之,将“农家乐”升级为“农文旅基地”应该是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只要针对上述客户群体设计出不一样的体验内容与形式,农文旅基地必会越来越兴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