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苇岸(1960-1999)是当代中国大陆最好的自然文学作家。他喜欢徒步旅行,在旅行中亲近大地,投入大地的怀抱并细致地观察。“自然本身的丰富蕴含”使他在阅读大地、书写大地的旅行中,获得了归宿感和满足感。只可惜英年早逝。英国诗人兰德的那首小诗仿佛是对他短暂一生的最好写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鸡年的开端,当守望春天的时候,我们不妨和孩子们一起静心阅读他的文字,感受大地上那些长羽毛的精灵们的神奇建筑。
△ 小山雀及巢穴
鸟的建筑
鸟巢是鸟的建筑。和我们盖房子不同,鸟筑巢不是为定居,鸟只在繁殖期筑巢。
△ 群居织巢鸟喜欢在大树下做巢
营巢是鸟的本能和天性,但不是所有的鸟都自行营巢。比如啼叫美妙,声音与农业关联的杜鹃,即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典型,它们的“鹊巢鸠占”的强盗行径,即使在客观化的鸟类学家笔下,也常常受到道义上的指斥。杜鹃有一种其他鸟类都不具备的特异本领,它能使自己的蛋在颜色、形状和大小上,与宿主的蛋完全相同,并可随各地宿主的变化而改变。其以假乱真的程度,让敏感的宿主毫不觉察。当它把蛋产进或衔入宿主(往往是苇莺)的巢后,随之发生的必然是,先行孵出的杜鹃雏鸟要将宿主的蛋或雏鸟全部挤出巢外,以独享义亲哺养。这便是我们情感上难于宽恕杜鹃的地方。
△
△ 湿地苇莺是世界上模仿能力最强的鸟,能模仿六十多种动物叫声。
△ 玻利苇莺,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
我所知道的不自营巢鸟,还有北方凶悍的红脚隼,在这方面,它以欺负乌鸦闻名。在民间被称做“老鸹翠”的三宝鸟,亦时常露出觊觎鹊巢的流氓习性。而且只要它去侵占,总能在厚道的喜鹊那里得逞。
△ 红脚隼是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单程为13000~16000千米。鸟类学家认为,红脚隼巢近似球形,有顶盖,侧面有两个出口。可惜没发现相应的博物画。
△ 三宝鸟,嘴鲜红,脚也为红色,身体蓝绿色。
不营巢鸟,这里还可举出一位。可取的是,它从不贪慕别鸟之巢。它把蛋无所顾忌直接产在地面、岩上或丛薮间,不作任何铺垫。对它我们至多说,这是鸟类中彻头彻尾的懒汉。它昼伏夜出,羽似枯木。它有一个十分典雅的学名:夜鹰。不过,并非备受西方诗人赞颂的那种。
△ 欧夜鹰,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部、中国北方、蒙古及非洲西北部。棕灰色,满布杂斑和纵纹。
鸟类学家依据鸟巢的位置和性质,把鸟巢分为地面巢、水面巢、洞穴巢、建筑物巢和编织巢等几种类型。
地面巢大多简单、随便,往往仅在地面凹陷处略敷草物即告完工。这种巢,主要由雉、雁、鸭、鹤等笨拙的大型鸟类所为。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像云雀、百灵、歌鸲、画眉这些名字美丽、叫声动听的玲珑小鸟,也在地面营巢。当然,它们的巢编织得都很精致。这是些疏于林木,常年出没在旷野,为土地处处留下歌声的可爱精灵。
△
△ 凤头麦鸡营造地面巢。每年夏天在中国东北一带繁殖,冬天到华南越冬。
△ 东草地鹨,巢隐蔽在田野中,用草做圆顶。
△ 云雀是著名的鸣禽,在地面营巢。
△
画眉,4-7月繁殖,营巢于地面草丛中、茂密树林和小树上。巢呈杯状或碟状,由树叶、竹叶、草、卷须等构成,内铺以细草、松针、须根之类。
在水面营巢的鸟屈指可数,能够列举的只有游禽中永不上岸的(pì tī)和涉禽中善游的骨顶鸡与董鸡。它们借助水生植物搭造的可随水面升降的盘状浮巢,风险最小。
△
△ 白骨顶营巢于有开阔水面的水边芦苇丛和水草丛中。
洞穴巢包括崖壁洞穴和树干洞穴两种,前者的主人主要有翠鸟和沙燕;后者居多,如椋鸟、山雀、斑鸠、八哥、鹪鹩及肮脏的戴胜等,都是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弃巢的受益者。如果顺着这个行列数下去,我们还会惊讶地发现鸳鸯。应该指明的是,营树洞巢的鸟,只有攀禽中的啄木鸟和,真正具备开凿本领。啄木鸟还有一种英雄秉性,即它从不使用自己往年的旧洞。利用我们的屋宇营巢的鸟(不提麻雀),主要为燕科成员,原因在于它们的泥巢无法在露天筑造。
△
△ 鹪鹩巢以细枝、草叶、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深碗状或圆屋顶状。
△ 大山雀对建窝地点不挑剔,不论是树间、石隙、屋檐、墙缝,还是废旧的鹊巢,只要能栖身产卵都行。
△ 红头啄木鸟会在树穴、灯柱或枯死的树中筑巢。
△ 大斑啄木鸟营巢于树洞中,巢洞多选择在心材已腐朽的阔叶树树干上。每年都要啄新洞,不用旧巢。
△ 家麻雀可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小鸟,筑巢地点很广泛。
△ 家燕巢多置于人类房舍内外墙壁上、屋椽下或横梁上。
最后说到的编织巢,就是指我们观念上认定的,代表“鸟巢”这一词语本义的,由鸟类中广大的鸣禽在树上(个别在草丛或灌木基部)精心营造的巢。这是那群勤奋的鸟类艺术家呕心沥血的作品,也是我们这篇短文想要谈论的核心。
除涉禽中的鹭,游禽中的鹈鹕和猛禽中部分鹰隼(这是些在树上筑粗陋大巢的鸟)外,编织巢几乎全部为雀形目鸟类所造,它们长于鸣啭,巧于营巢,故根据分类上的说法,我们前面又称它们为鸣禽。雀形目是新鸟亚纲中种数最多的一目,其庞大数量占现代鸟类总体一半以上。
编织巢的形态,可说多姿多彩。我们易于见到的杯状巢、碗状巢、盘状巢及瓶状巢,是其中主要的几种。营哪种巢型,与鸟的科属有关。但我愿意相信,它更取决于鸟类个体的偏爱与审美因素。因此,这里无规律可循。
杯状巢是多数营巢鸟喜爱的一种巢型,像我们熟悉的伯劳、卷尾、柳莺、寿带等夏候鸟,都营此型巢。太平鸟、灰山椒鸟、乌鸫及北红尾鸲等,营碗状巢。树鹨和灰喜鹊的巢很浅,呈盘状。攀雀和棕扇尾莺的巢收口,巢体似瓶。文鸟、黄眉柳莺和“告春鸟”短翅树莺,能够营造顶部具盖、侧面开门的球状巢,更为精巧和高超的,是黄鹂和绣眼鸟的吊篮式悬巢。南方有一种富于传奇色彩的小鸟,会将芭蕉或其他大型树叶卷合,然后在叶缘穿孔,贯以丝线,缝成袋状巢。这种天才的小鸟,鸟类学家就叫它“缝叶莺”。
△ 红喉北蜂鸟营杯状巢。
△ 美国金翅雀营杯状巢。
△ 雪松太平鸟营碗状巢。
△ 玫红皮兰加雀营碗状巢。
△ 红翅黑鹂巢,巢体似长杯,顶部开口。
△ 银喉山雀巢顶部具盖、侧面开门。
△ 短嘴长尾山雀顶部具盖、侧面开门。
△ 橙腹拟鹂编袋状巢
△ 赤红太阳鸟编袋状巢
△ 缝叶莺巢绝对会让绝大多数都市女孩子汗颜
真正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在我们的视域内最为显著的鸟巢,实际是喜鹊粗糙的球状巢。这种“仰鸣则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禽经》)的民间吉祥鸟,同淳朴的麻雀一道,终年祥和地围绕着我们。特别是在空旷的冬天,它们的巢很像一座座村庄,醒目地坐落在原野高大的树上(每巢都有一定巢距的巢区。个别也有一树双巢现象。在北京的沙河附近,我曾见过一树四巢)。每次看到这些高耸的星罗棋布的“家”,我都很动情,我觉得这是一种世间温暖与平安的象征,是这个季节比雪与太阳升落更优美的景色。
△ 喜鹊智商很高,据说是目前唯一通过了镜子测试(弄明白镜子里的影像就是自己)的非哺乳动物。
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藐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在过去短暂的一二十年间,每个关注自然和熟知乡村的人,都已亲身感受或目睹了它们前所未有的沧海桑田性的变迁。
1993年5月
作者苇岸
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