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3.doubanio.com/view/note/large/public/p40197294.jpg
像袋鼠一样在岛屿间连跳:现代人到达澳洲
即使在最近一次冰期海平面最低的时候,还都没有任何陆桥能够将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岛屿(包括爪哇岛)连接起来,不过位于印尼以东的新几内亚岛和澳洲以南的塔斯马尼亚岛,则和澳洲联结在一起,同属澳洲大陆板块。众所周知,人类(直立人)在更新世早期(150万年以前)就已经迁徙到印度尼西亚,但是到达澳洲时已是更新世晚期,距今7万年以内。有可靠证据表明在更新世早期到中期生活在爪哇岛的直立人在进化上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更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来自爪哇的梭罗河畔的昂栋(Ngandong)和萨姆布恩马堪(Sambungmacan)遗址的化石的测年证据显示直立人可能在爪哇岛一直生活到最近的5万年前。如果对相关动物的牙齿的测年是准确的,那么这个古老人种存活在世界东南角的时间几乎与在西北的尼安德特人一样长。
人们只能依靠船只到达澳洲,且还需要不断地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这之间会有至少50公里(30英里)的穿越外海的行程。第一个到达澳洲的人很可能并不是自愿的,或许是不期而遇的风浪让他们偏离了航线,没有到达想去的岛屿却飘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陌生大陆。我们现在仍不清楚第一批移民走过怎样的路线到达澳洲。但至少有两条线路是可行的:东线是通过马来群岛中的帝汶岛航行到达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当时连在一起),西线则是通过爪哇岛航行到达澳洲大陆的西北部。新几内亚的考古遗址可以一直追溯到35000年前,但最近有发现称,距今至少5万年,已有人类生活在澳大利亚北部的岩厦遗址Malakunanja
II和Nauwalabila中。在距今大约5万年,澳洲东南部的韦兰德拉湖区(Willandra)同样有人类生活。
我们还不知道第一批到澳洲的人的体貌特征,因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化石来自澳洲大陆东南部的韦兰德拉湖区,但时间稍晚于第一批移民到达的时间。该地区大型的样本包括被火烧过的一具尸骨和一具零散的骨架,这两具骨架都很轻巧,很可能是女性,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至少4万年。然而,这里还有体型更大更壮硕的样本,由此引发了对首批移民的外貌特征差异的不同看法。最简单的解释是只有一个奠基群体到达了澳洲,随后他们在无人的新大陆上迁徙扩张,在此过程中演变出了后来发现的巨大体质差异。
另一个更复杂的解释建立在人类的多地区起源论上,不过这个理论现今已经基本上被废弃了,这种解释认为澳洲有两个很不同的奠基人群。其中体型粗壮的移民来自印度尼西亚西部,由晚期的直立人进化而来,比如昂栋遗址发掘出的直立人。而另一支体型轻巧的移民是通过东部的新几内亚来到澳洲,他们的祖先可最终追溯到中国的直立人。通过了解这些重要化石的年代可以帮助我们验证这些观点,但是现在还有很多样本没有测年结果,因此我们很难知道体型变化的程度和方向。然而,有什么证据能证实轻巧体型的人群比粗壮人群更早到澳洲?而且对于化石样本的分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似乎一些体型最壮硕样本的头颅形状在其还活着时候被有意或无意地修整过。这使他们的额骨看上去似乎更加扁平,增加了与其所谓的祖先——爪哇晚期直立人的相似度。然而更困难的是,关于澳洲人类起源之争最关键的样本已经交由原住民托管人进行移葬,也就无法再对其进行后续的研究了。
澳洲的一些化石和近期的头骨的特征确实和更古老的人有相似之处,例如比较扁平的面部、低眼眶、塌鼻梁以及长颅。这些特征也同样见于非洲和以色列的早期现代人,这也可能反映了现代人早期已到澳洲,而随后被相对地隔离了起来。在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技术的出现正好和现代人到达的时间吻合,而澳洲的考古记录显示石制工具直到距今一万年内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其他的“现代”行为迹象,例如使用船或者筏、将死者火化、产生艺术以及身体装饰、骨制工具等,又无疑地存在于澳洲的史前文明中,表明这些现代行为是在至少在5万年前随着第一批澳洲人到来而出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