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阿阿胶2010年股东大会印象

(2011-06-30 15:52: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医药

评论:东阿阿胶,曾经在27元以下买进,44元卖出,虽然仓位轻,感觉很好。继续关注中!

转载双色杜梋写的一篇博文。

想不到在地处鲁西一隅的东阿阿胶的股东大会,竟然受到这么大的关注,招商,申万,国信等机构,还有来自东西南北的个人投资者,近乎200人,真是符合了当天的天气,真是太热了!

 

一,提价:

    2011年元月提价后,到3月末,阿胶块销量的确下降很厉害,但到4月,从济南直销店得情况看,销量基本恢复。

    关于以后的提价,秦总的回复:“不失时机的进行价值回归,市面好点的干海参,价格达到一万元,那只是小鱼而已,呵呵”, “在清朝时一斤阿胶2.5两银子,5斤阿胶可以买北京的一个四合院,贵州茅台、冬虫夏草涨价倍数远大于阿胶,阿胶价值回归的路还很长”。 1980-2010年间,虫草涨价799倍,而阿胶仅49倍。

    今年冬至的九朝贡胶,可能的定价是每斤11万元。其实,从2008年后,东阿阿胶的阿胶产量,逐年以80-100吨的的速度递减,今年预计也就1500吨的产量,原因是驴皮的紧张。

 

二,驴皮资源:

    以东阿阿胶1500吨的阿胶年产量,消耗驴皮就100万张左右,而报道的全国存量毛驴仅500万头左右,年出栏150万头左右。而阿胶从2008年后,市场需求以30%速度增加,2011年估计5000吨,可想而知,市场大部分阿胶的质量都存在原料质量问题。

    对于驴皮的掌控,公司是唯一的进行养驴基地建设的企业,对市场化的收购,也煞费苦心,在市场当地聘请了五个经理,给予企业中层待遇,笔者从别的渠道了解到,去年的一个收购商,拿到了东阿阿胶75万的特别奖励,可见,驴皮资源的争夺应经白热化了!

    十二五,计划再扩充五个养驴基地,达到二十个。但目前的驴肉业好像还是出于培育期,年报的相关企业,大都亏损。对墨西哥、巴基斯坦以及巴西等资源丰富国家加大驴皮进口力度。

    参观了两个驴皮堆场,基本堆满了,存货比较充分。

 

三,东阿水

    笔者所住的东阿阿胶招待宾馆,供水是厂区自用的地下水,和阿胶用水是相同的;电热水壶的底部水垢斑驳,取出脱落的片状水垢,在手上沾上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末,以从事过水处理的笔者的经验,这里的水质可溶解性固体物质异常丰富,就是常说的超硬水,但当地视乎结石病并不突出。

    东阿阿胶有三口自用的300米深度的机井,取水炼胶。

    据介绍,该地下水是太行、泰山两大山脉交汇的地下潜流,东阿水相对密度1.0038,比普通水每立方重3.8公斤,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比普通地下水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从目前的检测结果来看,地下水没有受到污染,由于用水被其上50米厚的粘土层所覆盖,地表水无法渗透,所以未来被污染的可能性也很小。公司周边的鲁西化工正在建设新园区,即将搬迁。

    关于东阿的水资源,秦总欲言又止,笔者以为可能有相关的商业规划。

 

四,复方阿胶浆

    复方阿胶浆是医保双跨品种,医院营销已全面启动,定位癌性贫血患者,公司正在启动针对基层的销售策略,以消除非基本药物产品对销售的负面冲击,未来通过调整说明书和最高零售价进一步促进放量。

    这是华润要求未来销量过20亿的单品项目,也是程总合同目标项目,聘请了甄志丹夫妇做广告(1600万),是目前主推的产品,预计今年达8亿的销售额。

 

五,桃花姬

    现在超市铺货,但基本没有什么广告促销,处在自然销售状态,在日本受到地震影响,销售渠道进展比较慢,计划100亿日元。去年总的销售额1.2亿左右。和华润万佳协调,开始进入该体系商超。

    桃花姬的生产设备正在扩充改造,从一个工段扩充到一个车间,七月中旬完工。

    新包装改进产品的保湿效果,使产品口味更好。

    笔者一直认为,桃花姬是很难得的快消品,只是目前的投入很有限,和秦总交流时,也表达了这个建议。

 

六,生物药

    目前由贵州益佰代理销售,效果不理想,这也是以前院部渠道不畅的无奈之举,希望自己的队伍建立后,改变目前的局面。

    笔者一直看好瑞通立的市场前景,目前需要足够的耐心。

 

七,理念融合

   这是笔者最担心问题。华润的管理和营销理念能否和这个传统的地方企业融合?很多老职工,能否接受空降的营销高手们的高薪,空降兵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下顺利施展自己的才能?这需要融合!

    管理层也意识到这个严峻的问题,组建商学院,将长期不懈的对自己的职工队伍进行培训,现在的60班,70班,80班都开了课,进行现代企业理念的传播,阿胶文化的发扬。 

   秦总也特别讲到企业的传承和延续,这是个有优秀传统的企业,是团队的力量支撑这个企业,即使自己退休了,也不担心企业的前途。

 

八,职工队伍

    东阿阿胶是当地最好的企业,一般的职工加上奖金月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当地其他企业不到2000元),职工都一直有自豪感。有当地的朋友讲,企业要求早7:30到岗,但很多职工6:30就上班,主动的打扫卫生,做准备工作;那个男孩上了东阿阿胶,找对象都很容易,呵呵。当地民风淳朴,勤劳朴实,从这一点看,大家就会理解东阿阿胶能从数百家阿胶厂家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了!

 

    在上篇的结束段,笔者想说的是,是东阿水,东阿人造就了这个优秀的企业!

    老董事长刘维志今年回了一次东阿,章总在她喜欢的地方小吃吃早点后,发现有人已替她结了账,看看周围的人,全是熟悉的面孔!老一辈的艰苦奋斗,新一代的感恩传承,令笔者印象深刻!

    说到这里,大家就会理解,福胶,同仁堂,同济堂做阿胶,不会对东阿阿胶的霸主地位造成威胁,不是水的问题,是人的因素;阿胶,是东阿阿胶职工终生坚守,小心呵护的精神寄托!

    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宝”,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久服轻身益气,养性延年。曹植称其为“仙药”,李时珍《本草纲目》更成为“圣药”。其药用、滋补保健历史距今已有2500多年,自北魏以来即为进贡朝廷的珍品,历代皇家贵族都把阿胶作为贡品,养生滋补。阿胶是以驴皮为原料用独特的东阿地下水,由国家认定唯一阿胶制作技艺传承人,采用国家保密工艺,经煎煮、浓缩等90多道工序炼制而成的固体胶块。东阿县所产的阿胶称为“东阿阿胶”,也是最正宗道地的阿胶。

    公司“十二五”年度发展重点为:2011-战略 2012-文化 2013-人才 2014-整合 2015-卓越。公司目前正在筹划生产产区新区,名为阿胶生物产业园,产能百亿。号称总投资10亿元(实际投入5亿),预计2013年年底前投产(新版GMP认证的最后期限)。厂区建设按照工业旅游的概念设计。

    2010年阿胶产品销售18亿,十二五末,计划60亿。

    坚持多元化的产品战略:“单克阿胶创造价值”是公司发展产品线的重要筛选标准。将继续推进阿胶块得价值回归;复方阿胶浆深挖市场潜力,提高医院线销售团队生产力并加大推广力度;大力打造“桃花姬”固元膏及“桃花姬”子品牌(胶囊等)产品线;根据市场需求对高潜力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和新产品开发,培养其他3-5个高潜力保健品。新包装的阿胶原粉、桃花姬固元膏、阿胶软胶囊以及250g、125g等小包装的阿胶块近期将上市,部分产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阿胶块的价值回归只是公司平衡市场需求的一种手段。

    渠道建设:向全国商业前5强集中;积极开拓B2C、电视购物、会员制等新销售渠道。稳步药店、做强超市、拓展医院、自建直营:在继续加强零售药店和医院渠道以推进OTC、处方药销售的同时,在重点城市建品牌旗舰店以树立品牌形象(和华润万家等合作),并以专卖店和店中店等多种形式,重点打造保健品产品。未来OTC、商超、医院的销售比重逐步调整到5:3:2。
    全方位整合上游资源:通过“收购基地结网、养殖基地结网以及拓展国外来源”确保对驴皮资源的控制。

 

    以上是公司的规划摘录,以下是笔者重点要谈的几点:

 

一,东阿阿胶的优势

1.人工成本低:

    阿胶的生产不可能全部自动化,像刮毛切皮是既脏又累的力气活,在发达地区,不仅仅是待遇的问题,恐怕招工都困难。阿胶的精炼工序,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阶段,全靠炼胶师傅的经验掌控,基本是手工操作。这个行业只有在相对不太发达,而又有炼胶传统的地区,才能很好的发扬传承。

2.轻资产类的制造业公司:

    新的产业园建设,基本是全部生产厂房设备重建扩产,仅投资5亿,产能达到100亿,即便达到60亿的销售收入,净利润也在20亿以上;论投资回报,即使现代的高科技企业都很难匹敌。

    但要复制一个东阿阿胶,就不仅是钱的问题。水源,商标商誉,人力资源,人文环境,传统技艺等,这些是很难复制的,这正是这个企业的最大的护城河。

   

3.空间拓展:

    公司有优良的研发合作传统:在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组建研发中心,致力于阿胶、生物药的研发,有和国内著名大学,医疗机构合作的传统,解决了地域所造成的缺陷。

    管理总部和营销中心将迁往北京,为公司发展拓展空间。

4.强势大股东,相对年轻的管理层,正是施展抱负的阶段。

    这是一个集诸多优势资源的企业,卓越的大股东社会资源,优越的企业历史传承,地域性的水源,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强大的品牌商誉,产品具有定价能力,而且衍生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很难得的公司。

 

二,风险

1.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阿胶的价值回归之路受挫。

2.现代管理营销理念和传统企业文化不能很好的融合,营销团队出现变故。

3.企业盲目冒进,产生不良后果。

4.经济硬着陆,市场疲软。

 

本文仅仅是笔者的参会记录和感受,不作为投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