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瓦那---革命广场上何塞·马蒂纪念碑
古巴,无疑是我们地球上一个非常“另类”的国度,系具有独特政治制度的多民族岛屿国家,美国对其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封锁。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该国的历史发展,并将继续影响其未来走向。尽管有着一些善意或不那么善意的国际批评,但古巴的社会成就仍被广泛认可:免费的医疗和教育、社会保障、粮食补贴和古巴人民享有的其它社会福利和机会等等是其特色...。

革命广场和何塞·马蒂纪念碑是在古巴前总统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的任期内修建的,于
1959
年完工,这一年菲德尔·卡斯特罗掌权。(到达纪念碑顶部有电梯)。其纪念碑后面的建筑就是戒备深严的古巴领袖劳尔.卡斯特罗的办公楼.国家图书馆和许多政府机构的建筑均坐落于广场四周...。

革命广场号称是世界最大的广场之一,其面积达
72000
平方米。革命广场为许多政治游行的举办地,同时也是菲德尔·卡斯特罗及其他政治人物在古巴经常发表讲话的地点。

(邮电部大楼)卡米洛·西恩富戈斯
古巴杰出民族英雄--切.格瓦拉(内政部大楼)

极目眺望革命广场另一边,哦哟,相似“鄂尔多斯草原”一般辽阔呵...

革命广场的何塞·马蒂纪念碑前面是纵贯东西的宽敞大道---哈瓦那的"长安街”。

小动物向左---哈瓦那的“长安街”张望,那是国防部大楼....菲德尔·卡斯特罗曾多次(在重要场合)在这个革命广场对多于 100
万人次的古巴人发表过讲话,其演讲时间通常为每年的5月1日或7月26日。

喜欢这样的清静!独享时空--大自在,好惬意!小动物此时此刻真想在广场上跳起“忠字舞”!

革命广场原名“公民广场”(西班牙语:Plaza
Cívica)。1959 年的古巴革命后,改为现名“革命广场”。

继续沿着哈瓦那的“长安街”行驶,体会中国过大年时都市主干道才有可能的这份安静?

古巴有多达300多万人侨居海外,约为古巴国内总人口的1/4强,其中大部分侨居美国。古巴对移民的政策进一步放宽,如允许移民对国内进行投资,允许移民的子女回国求学等。这些政策措施在海外侨民中产生了积极回应,改善了侨民与古巴政府的关系,激发了侨民的爱国热情。

哈瓦那第一的大教堂---曾安放过哥伦布遗体的圣.哥伦布大教堂

哈瓦那的“西单”,笔直的大道纵贯南北
据说由于古巴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政策,所以社会“安全、稳定,这里的人民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古巴没有通常的腐败、毒品和有组织犯罪。亦没有资本外逃的现象,因为财产属于国家,所以在分配上是公平的”。
古巴多项生物制药与医疗技术世界斐然,就是因在这样良好的社会环境下,科学家的才智得以最大化的发挥,由此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投入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否则,一天到晚处在心事重重、提心吊胆、浮躁不安、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医院见不到钱可以见死不救、医生一心惦记着红包……的氛围之中,谁会为医疗事业真心出力流汗?那只能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依然是哈瓦那的"西单”,缤纷多彩的老爷车--古巴的一道风景线

早年从美国淘汰来的各种老爷车成了当今哈瓦那都市风光的重要点缀之一...

酷似美国白宫的古巴国会大厦

正在修缮中的古巴国家歌剧院
哈瓦那堪称老爷车博物馆,形形色色恰似古董一般的老爷车满街欢跑,煞是好看.....
西班牙殖民时代遗留的老建筑比比皆是---沧桑岁月的记录...

这条哈瓦那的“西单”系古巴第一靓丽大道

历史上古巴政府也曾对所有宗教的资产进行过国有化,其中也包括罗马天主教会。数以百计的教会成员被永久驱除出古巴(其中还包括主教)。古巴政府开始宣导无神论,让孩童成为无神论者。并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孩童有更大的责任,从而禁止私有学校,禁止一切宗教活动。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有限度地恢复。卡斯特罗于1998年成功邀请教宗若望.保罗二世访问古巴,之后2011年时任教宗本笃十六世亦访问了古巴。

哈瓦那--革命广场与何塞·马蒂纪念碑
民生问题大于天。古巴自革命胜利后,始终坚持“公平、公正、民主”的社会主义理念,主张国家就是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福利,服务于人民。
古巴是个贫穷的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又处在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鼻子底下,其社会主义制度却能经受住美国长期的政治打压和经济封锁,且做到社会安定、文明和谐,有人认为:应该主要在于社会公正平等、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从而保证了绝大多数群众在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对古巴共产党的信任......。
谢谢来访!春安吉祥!
拉美经典名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