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可可苏里湖
矿山小镇可可托海位于新疆东北角,东北,一听就很遥远,中国的东北亦是.阿尔泰山脉下的可可托海是哈萨克族为主的小镇,1万多人口,主要开采矿石.小镇仍旧保持着内地有的小城20多年前模样,街上建筑和民居虽然比较老旧,但仍不失几分亲切.旧,有时是一种美好的追忆,带着些许心灵温暖,因为时光不再,自然令人回味或怀念.人有时很奇怪,往往不太在意和珍惜自身的拥有,却爱关注或羡慕别人的所有,持有,占有,一经时光流逝,不觉间丢失了自己那些拥有后,才幡然醒悟,于是遗憾,后悔,叹息,怀念......
(从富蕴客运站到红旗镇中途在可可托海下车,车资12元!我从没享受过如此超值的旅行!(如果拼车20元/人)

12元车票费,1个半钟头路程,翻山越岭让我一路欣赏了各种景致,实在太太太超值了!虽然入秋,草地早已打黄,但是一路还是有不少多样的风光.上图公路前方依稀可见的湖泊是可可托海风景之一伊雷木湖.富蕴大地震断裂带上最大的堰塞湖,空中俯瞰呈8字形.(在车上隔着玻璃又是傻瓜相机,所以效果不好,对不起哈!)

可可苏里,又叫野鸭湖,面积1.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米,湖中芦苇形成的大小浮岛20多个,水生植物丰富.野鸭湖就在公路旁,微风吹拂芦苇轻摇,风一场景一场,湖面景色随芦苇的变动而变化.当行驶在满目荒芜的矿山石岭间的汽车一越过山坡,突然眼前出现美丽的可可苏里湖与一片开阔平坦的草地,简直想出声地叫喊:太美了!

野鸭湖既有白洋淀的芦苇迷宫,也有西湖的精致秀美,在如此遥远的矿区,竟然还有一派"沙鸥翔集,鱼翔浅底"的水乡泽国美景,湖对岸万余亩开阔的草原散布着休闲的群群牛羊,如果是盛夏,那简直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湖边有住宿地,汽车经过这里我看到一对背包客男女背着包正在湖畔边依依不舍拥别......)

碰上可可托海镇哈萨克族喜庆仪式,女孩7岁要举办戴耳环节,(男孩子是割礼)。中间的红帽女孩就是今晚主角,一群哈萨克孩子,右二女孩是塔塔尔族.

蓝裙子的是主角女孩妈妈,镇上学校老师,左边是爸爸,最右边是亲戚,他们在大餐厅前迎候前来参加庆典的朋友乡亲,参加者入内先送喜钱,50元100元不等,不用红包.然后落座吃茶点水果等待庆典开始。

举办方父母要向参加者的孩子派送小玩具,这些孩子们正拆开各自的玩艺玩着等待庆典正式开始.将近晚上10点才开始,新疆时间晚北京时间2小时,所以一切都显得慢几拍.半夜2,3点都听见他们还在跳舞唱歌,哈萨克音乐有的很"苏联",只听手风琴欢快悦耳,很大的餐厅里回响着好听的乐曲.(我没有熬夜的资本,所以也就与半夜的热闹处所无缘。)

这是我在伊犁洲博物馆拍的哈萨克乐器,图下是各种形状与材料的节拍器,马蹄,羊角,骆驼骨什么的,可见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很强.

可可托海镇有名的老木桥,已经退役,他是今日整个小镇的印象缩影.额尔齐斯河流经小镇,可可托海是额尔齐斯河源头第一镇,额尔齐斯从东向西一直流去阿尔泰山西边的喀纳斯.
可可托海镇是中国有色金属的第一摇篮,宝石之乡,这是著名的地质圣坑----"三号坑",60年代曾经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全部外债的1/3.三号矿脉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最典型含稀有金属矿的花岗伟晶岩脉之一.如今挖成深陷地下143米,长250米,宽250米的大坑,坑内共有多种矿物共生.
可可托海镇上随处可见漂亮的岩石
阿尔泰山的东端以花岗岩构造为主

可可托海东沟---额尔齐斯大峡谷入口近处的天然龟状石头

风景区里居住不少哈萨克牧民,除了放牧,还种植黑加仑.

景区沿路有哈萨克民居,圆形尖顶似毡房状的是他们的"冰箱",用于冬天储存粮食什么的

清澈晶莹的额尔齐斯河,美丽而含蓄。

可惜我今年9月初到这里,看枫叶或金色白桦树早了些,这种季节如同人生理上的“更年期",实际上是更季期,这时来额尔齐斯峡谷,在景色上没有盛夏的盎绿,也欣赏不到不到满山的金黄璀璨.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绿色的丛林"之意.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绿色的丛林,蓝色的河湾本就是天上仙境在人间的投影.

沿额尔齐斯河对峙连绵排列的花岗岩山峰形态多样,丰富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