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生:在我300万字的运营笔记中没有“拾金不昧”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直被人们和媒体所褒扬的,尤其是在传统的出租汽车行业就更是如此,因为“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原因,每天面对如此多的乘客乘车,丢点东西在车上实属正常,只是我们的出租汽车司机都是“拾金不昧”的榜样,于是送还乘客的遗失物品也成了出租汽车行业中被不断传颂的传统美德,虽然司机在送还时经常有乘客会想付费感谢,但是大多数司机是不肯收费的,总觉得是自己服务不好才造成乘客的物品遗失。
是否有可能在乘客乘车时就做好预案杜绝物品遗失?回答是必须有的,在最近北京市公布的《2021年度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名单中,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唯一的“出租汽车优质运营服务”被列其中,而被列其中的就是“四零工作法”,这四零工作法是零违章、零违纪、零投诉和零遗失。
而这一工作法的示范、创新、传承人就是北方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租汽车司机、也是北方共产党员阳光车队队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建生。
说到王建生大家并不陌生,除了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优秀驾驶员,2017年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全国出租汽车行业抗疫先进驾驶员,2019年北京榜样等等以外,更亮眼的是他的另一组数据,23年的运营坚守,48万人次的运营服务,39本,300多万字的运营日记,展示出首都出租司机的工匠精神,并创下了安全行驶2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5圈)的零违章、零违纪、零投诉、零遗失物品的记录。
也许对于一位有着23年出租车驾龄的北京的哥来说,做到前面的三个“零”相对还是比较容易些,但是真的能做到四个零的“零遗失”确实是件不易的事,面对48万运次的服务,变出租汽车人的“拾金不昧”,为“没有机会”,真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不仅用“眼、手、嘴和腿”的和谐配合为零遗失做了最好的铺垫,也使得自己300多万字的运营笔记中硬是没有一个“拾金不昧”的记录。
说到王建生师傅39本、300多万字的运营笔记,里边有2003年非典时期为医护人员服务的责任,还有后来为医护人员子女爱心送考的记录;有夏奥会前的运营、培训和学习外语等各种忙碌中的快乐;有春运年三十晚上舍小家为乘客“温暖回家路”中一次次往返机场的无怨无悔;有疫情里他与队员们一起参与北京南站运力保障的互相鼓励;有今年冬奥会上他把途径的减速带和井盖等都标注出来,并及时提醒乘客,用过减速带时减速慢行,平稳通过,到路口时减速观察安全通过和过井盖时都要减速避让,顺利通过的三通过赢得了外国乘客的一致好评;还有后来北京抗疫中他和队友们逆行者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
不知为什么,当300万字的运营笔记摆在我们面前,当我们找不到“拾金不昧”这个成语的时候,我们是震撼的,48万运次的无遗失是如何做到的?是一单单的付出奉献出来的数据,这使我想起了这两年十分火爆的网约车,不仅不合格司机众多,遗失物品也是不断增加,有些遗失了根本就找不着,而平台后来还规定了司机送还物品时可以向乘客收费……我真是有些无语了,这是什么XX规定?
也许这就是职业出租汽车与非法网约车的区别吧?一个是大学敬业的水平,一个是小学还没毕业吧?!
说到王建生的四零工作法,前面的三个“零”做起来也是要有耐心付出的。就像零违章,是要与乘客多沟通,让乘客了解交通法规的重要才是行车安全的保证,让乘客理解只有大家都遵纪守法了才能让行程快起来,顺起来,帮助实现了零违章的愿望。这就是零违章保证快通行。
而零违纪,除了严格遵守出租汽车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还要超越这些制度,让其做得更好。如何超越?如何做得更好?按照王建生师傅的话说,就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认真——做完,用心——做好。其实,零遗失就是零违纪最好的说明书,有了前面实打实的数据,后边的零也越扎实。也许,这就是四个零之间的互补。
对于零投诉,王建生说,“三、四、五”工作法就是为零投诉保驾护航的。而“三、四、五”工作法我们已经介绍多次,这也是零违章和零违纪的基础。
我们赞赏中华传统美德的“拾金不昧”,尤其是在交通运输行业中这种大客流下的“拾金不昧”。但是我们更提倡工作中的细致入微,多费心思也少些物品遗失,除了减少司乘发现物品遗失的着急上火,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让每一段行程都更和谐。
也许,这就是“零遗失”带给交通人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