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法院对优步的裁定看中国网约车的监管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12月20日,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裁决称,优步并非数字服务公司,而是一家提供运输服务的出租车公司。欧盟最高法院表示,(司机与乘客)基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Uber的软件)建立联系、索取报酬。在整个交易中,即便司机并非专职出租车司机,在欧盟的法律法规中,仍属于运输服务的一种。
欧盟最高法院还称,按照欧盟现有法律,应由成员国根据欧盟制定的常规条款,给出相应管理细则。
报道称,欧洲法院的裁定意味着,优步现在面临最多28个成员国的监管。而一直以来,优步以提供司机与乘客端信息匹配的服务商自居,而非出租车经营公司。本次诉讼发起方是Elite Taxi,这是总部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独立出租车司机协会。该协会一直寻求让优步接受处罚,理由是后者在巴塞罗那运营低成本的Uberpop服务,但是不具备适当的出租车行业牌照和当地政府的授权。
消息称,欧洲多国政府认为,优步应该像其他数千家出租车公司一样,遵守欧洲运输法。比如,西班牙规定优步司机必须是持有执照的专业司机,普通私家车司机不允许载客。在包括意大利、英国和丹麦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优步也面临着类似的法律困扰。英国伦敦市长萨迪克-汗称,欧洲法院这次裁定之前,优步上个月曾被告知有关其在伦敦运营牌照争端的上诉可能要花费数年时间。伦敦交通局认为,优步不适合运营打车服务并且在9月份拒绝给予该公司在伦敦的运营牌照续期。
优步在此次裁定生效前曾称,这将阻碍改革过时的法条,以便服务“零工经济”。所谓“零工经济”,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人们利用网站或应用程序在网上按需工作。BBC评论称,本次判例还将影响其他类似于优步,链接供需双方的“零工经济”企业,比如爱彼迎(AirBnb)。
也有分析人士称,优步改善了原有的交通出行环境:打车更加方便且便宜,伦敦地区的出租车在优步的竞争压力下,终于上线了延缓多年的信用卡支付功能。实际上,欧盟境内各国对优步和爱彼迎这种“零工经济”可谓是泾渭分明:葡萄牙已经将两者合法化,而法国正在严格管制。有学者表示,优步的业务模式,使得其在欧盟地区一家独大。借助其本次受限后,将在欧洲各地涌出一批专注细分市场的类似服务提供商。
欧洲法院裁定:优步是一家出租车公司,并非数字服务公司,或将面临欧盟28个成员国监管。对此,优步称:影响不大。
我国政府早在欧洲法院裁定之前的2016年7月就对网约车进行了定性,是属于出租汽车运营的范畴,而对于网约车的管理也写进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并坚持乘客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依法规范和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并在“规范发展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中明确了“网约车平台公司是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应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承担承运人责任和相应社会责任。”
司机们不明白,有了网约车叫车软件说是乘客打车难有所缓解,可是司机们找活却难了不少,这是为什么?网约车给大家带来的不该是把双刃剑,不能缓解了打车难,却让司机们找活难。这一点,网约车平台公司不仅要履行承运人的责任,更应该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交通人的大局意识,不能再以“闲着正规出租汽车司机,忙着非法运营的私家车”的方式缓解打车难并造成交通拥堵了。
互联网究竟是什么?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和第二次浪潮的电气时代,每一次革命的出现都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而不是“毁灭”世界的“机器”。我想互联网也不例外。因此,网络是改变世界的“工具”,而不是毁灭行业的“工具”。网约车发展再快也要等等红绿灯。
在政策层面上为网约车的管理立法中国是迈出了第一步,也是为了规范管理,与出租汽车公平竞争,使行业健康发展,让1+1>2。
欧洲法院对于优步的裁定,也说明了中国政府的先见之明。既然中国政府有这种胸怀优先在交通领域接受网约车的创新模式,也应该有能力做好监管的各项工作,而网约车平台既然有创新的意识开发平台,也应该有创新的胆量接受来之各个主管部门的监管,因为平台公司除了挣钱还有一份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上图为2016年1月欧洲出租车司机在巴黎抗议优步的“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