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再问:网约车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什么?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这些天出门打车感觉就一个字:堵,而且不分早晚与时间段,以前20多分钟时间就能到达的路段现在居然走上一个多小时,就更别说早晚高峰了。最近因为办事连续多日去机场,但每次都是被堵在路上缓慢行驶,最长的一次从机场回城里堵了3个多半小时;前两天办完事回家叫了首汽约车,司机师傅打电话说,虽然距离不远但显示我要40分钟才能到您处,而且我在这个路口等了15分钟就没动,您还等吗?我只好退了车,又换了一辆,还好司机师傅约20分钟后到达,并说这算是快的了;其实我以前一直喜欢错峰出行,而这些天办事我也是尽量错开堵车的时间段,但是昨天我还是没错开堵车,被堵在路上,司机说,今天限4和9,从早晨一直堵到晚上,脚都踩累了;今天下午还没到晚高峰车就堵在路上动不了……
说到现在的堵车,司机师傅们最有发言权,大家说,网约车的出现对城市的交通拥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回想这些年网约车从出现时大量补贴出租汽车司机得到大量客户到“甩开”出租汽车“另立”私家车的体系,一直都希望成为出行行业的“领导者”与“领跑者”。但是要想成为好的“领跑者”就应该知道“有舍”与“有得”的道理,舍不合规的陋习与组织体系,得行业与从业者和乘客的一致的认可。但是今天,当我们再谈网约车平台究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什么的时候,却看到的是,宁可舍弃牺牲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广大正规出租汽车司机的利益,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叫车软件的出现如果像开始只为正规出租汽车服务不仅给乘客带来了便捷,也让出租汽车司机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空驶。但是自从平台开始为私家车开辟了通道,什么快车、专车、顺风车等,让大量私家车加入到非法运营的行列,就开始变成了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的“一部分”,尽管政府下大力气缓解交通拥堵,但是架不住数倍于出租汽车的私家车上路揽客,不仅使出租汽车司机减少了收入,也对乘客不负责任。司机师傅说,以前我们一个小时能拉上两到三个活,如今却因为堵车拉一个活,甚至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地点,乘客与司机都不合适。
今天下午,当我们的车堵在朝阳门路口动不了的时候,首约司机问我,大家都情愿这样堵在路上?我说,是啊,不是有句“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笑”吗?换在我们现在的出行,就是“宁可少走一步坐在网约车中堵,也不愿意站在路边等出租”,所以,平台把缓解打车难与乘客只选择网约叫车“绑”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时尚且说得过去的“需求”,于是乎就有了数倍于出租汽车的私家车上路运营“担当”起了“缓解难题”的重任,于是乎就有了乘客“情愿”堵在路上享受叫车出行的“美好”。
许多司机们说,现在越来越“留恋”没有网约车的时候,扬招拉客,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用瞎跑路的去接客人,到那乘客还爽约,如今,在网络的指挥下显示距离500米,实际跑起两公里,到哪乘客还甩你……
网约车平台还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什么?这就是认识上的误区,通过“表面现象”看“表面现象”,用简单的满足百姓出行需求掩盖了大出行的正面引导,没有人肯挖掘深层次的问题,只张扬与扩大百姓的“个性需求”,却无视城市交通公交优先的通行理念与规律,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今天的交通拥堵。
网约车不是共享经济的产物,也不是包治出行百病的良方,只是人们出行方式的一种选择而已。少了,可能会饥饿,但是多了,一定会“撑得慌”……
网约车的“度”在哪?什么该舍?什么该得?大家心里都有本“账”,只是希望大家都有一本“良心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