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感言:暑期到了但交通意识不能“放假”与“打盹”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暑期到了,进入7月,全国众多城市进入了“烧烤模式”,截至昨天,中央气象台已连续19天发布高温预警,据悉,有97个县市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19个县市突破历史极值。40度的高温天气让许多人在喊热的同时也在调侃,地上可以“煎鸡蛋”、共享单车的车座椅可以烫伤人等等……北京这两天虽然相对凉爽但是动一动也是出汗的,尤其是面对大城市病的交通拥堵,谁的车子不开空调?而开了空调的车子在马路上行驶缓慢又掀起一股股的热浪。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对于炎炎的夏日来说打个小盹不是新鲜事,但是在城市交通与出行的话题面前就不能“打盹”了,尤其是在堵车的路上等灯时一定不要打盹。
今天下午出门时感触就挺深的。正是最热的时候,虽然离晚高峰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路上车却很多,也许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路过旅游景点,所以除了堵车,有的司机就像天气一样显得有些“蔫”与懒散,灯亮时反应迟钝,有些车索性就不动,直到后方司机按了喇叭才开始挪动。我和首汽约车的袁师傅一路说的都是交通的话题,从“礼让斑马线”说到正义路小树林的直行车辆不礼让掉头车辆(因长安街从西向东禁左只能在小树林掉头)等交通现象,从转弯不打灯到压线、切线并道等陋习说到汽车文化与交通文明的缺失,袁师傅感慨地说,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礼让斑马线”不是现在抓了才要做到,而是每位驾驶者平时就应该做的,对于交通法规,不光是我们职业司机要遵守,因为在路上我们每一位驾驶者都应该是一样的,路权是公平的,遵守交通法规也都应该是一样的,即便不是职业司机也都该拥有驾驶者的“职业道德”,不抢行、不压线、不乱停车等。
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城市交通也是如此。袁师傅说,可是我们有些人到了马路上就以自己为中心,抢行、压线并道等陋习不少,也给交通添了不少麻烦。其实这些年市政府还真是下大力气缓解交通拥堵,也收到了不少成效,但是城市交通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还应该是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事情,大家应该一起努力才能让交通更顺畅。袁师傅也感叹出租汽车司机之所以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也与严格的准入条件和平日的严要求让的士司机这个群体“违不起章”,一旦违章是不可能像社会车辆司机用别人的本就可以扣分这样简单,严格的要求也让我们知道礼让与敬畏。
袁师傅提醒所有驾驶者,暑期到了,也进入了旅游旺季,但是大家在假期还是要遵守交通法规,人可以放假,但是交通意识不能“放假”,遵纪守法的交通好习惯也不能因为天热而“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