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约车:从来就不是便捷舒适和实惠的代名词

(2016-10-12 23:44:39)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最近,多地的“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陆续出台,虽然是三个文件,但是大家好像更关心网约车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众多话题被不断刷屏。为什么?因为这两年网约车太火了,火到了让有的媒体说,消费者是“衷心的喜欢网约车”,原因就是便捷和便宜。仿佛,便捷舒适和实惠,就是网约车的代名词。

为什么打网约车便宜?是因为各大网约车平台打价格战使然,为什么网约车平台放弃了培育他们长大的出租汽车?就是因为出租汽车无利可图,或者他们看不到盈利的前景,所以才利用了并不合法的私家车搞运营,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网约车平台对私家车主并未进行严格的审查,也才有了这么多安全问题的出现。

许多消费者和媒体,在谈到网约车的“优点”时,还念念不忘当初的便捷舒适和实惠,总觉得这就是网约车的发展方向,既然已经知道了网约车公司在经过价格战以后的不断合并,不可能去做“活雷锋”,也知道网约车的价格会不断上升,并且会把当初给你的“好处”再逐渐的要回来,可是为什么还要期待网约车的便捷与便宜呢!

其实,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做实体的企业家,都不会让自己的企业亏损到一片赤字吧!网约车平台也不例外,也不会让自己永远处在价格战的消耗之中,永远补贴下去。滴滴快滴和后来滴滴优步的合并就是例子,尤其是滴优的合并,地方细则还均未出台,价格已经不再优惠。

目前,网约车平台赢利的钱来自于哪里?就是不合规的私家车,车子不用买,车辆保险不用交,连车都不管修,拉一单提成20%,这恐怕才是有些媒体形容出租汽车公司的“闭着眼就坐享其成吧”?以北京的出租汽车公司为例, 出租汽车公司收司机的份子钱,除了提供车辆还要为司机上各种险等,还有定期的培训以及各种工会组织的活动等。比较之下谁才更“暴利”不是已经一目了然了吗?

许多网约车乘客既然已经知道了网约车平台不会去做“活雷锋”,涨价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早已经与车辆多少没有任何关系,只与叫车等候时间有关。此次地方细则出台滴滴之所以如此强烈的回应,“哭诉”给大家看,一是各地的新政细则使得自己原有要“统管”的车辆差距甚远,二是告诉你涨价在所难免,可是许多人还抱有幻想,幻想网约车还会有打车“欢乐颂”的盛景,其实那并不是盛景,是用大量的钱“砸”出来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我在前两天回应滴滴的回应时就为大家算了一笔账,滴滴在上海所创造的三十多亿的再就业“成绩单”, 不过是靠牺牲了5万辆上海出租汽车司机每天减少200元收入才换回的41万辆网约车司机的“就业收入”,如果这些费用按照20%的提成也是6亿多元吧?而网约车平台只为出租汽车司机服务恐怕是得不到这些收入的吧?再回过头来说一下41万辆私家车进入网约车市场意味着什么?除了8倍于上海出租汽车的保有量,这41万辆作为运营的车辆,污染排放量也是普通小客车的6-8倍,难道这就是我们要的便捷与便宜吗?是否宁可“戴着口罩”坐在网约车中堵,也不愿意多等几分钟好好的呼吸新鲜空气舒适吗?我想,如果留下这41万辆网约车,上海政府这么多年来对于城市车辆管控的努力将会大打折扣。

如果到了有一天,你省下的打车费还不够你看病的药费时,你会选择今日的打车“便宜”,还是会选择明天少些疾病带来的痛苦?

网约车:从来就不是便捷舒适和实惠的代名词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