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移动互联网约车平台  是“对抗”还是“拥抱”?

(2016-06-27 23:50:44)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移动互联网约车平台推出之初,得到了出租汽车司机们的认可与“拥抱”,的哥的姐们以为出租汽车行业的春天来了,但是好景不长,有了客户群以后的平台开始发展了专车,用高端好车低价位砸向曾培育他们“长大”的出租汽车市场,还用送水、开车门等各种“服务”来拉拢乘客,博得了乘客与媒体的青睐,并开始唱衰出租汽车行业,尤其是去年5月份以后,随着快车、顺风车的不断推出,甚至用比坐公交还便宜的白菜价来推出行理念,各种需求段的车辆在平台不差钱的召唤下挤上街头,形成了全民开出租汽车的“壮举”,除了严重冲击了出租汽车的市场,还造成了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明明有出租汽车,平台却告诉乘客附近没有出租车请您选择专车,如果您还要选择出租车,就告诉你出租汽车司机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把用户与出租车司机们直接栓对,正是面对种种的不公平才让出租汽车司机们觉得委屈,觉得憋的慌且有话无处诉说。

于是乎,各种“举动”不断涌现,最先是相对比较文明的卸载软件行动,记得2014年的1020日我去上海出差的前夜,在网上看到杭州的“的哥的姐”们,号召全体出租汽车司机集体卸载叫车软件,以示抗议他们不公平竞争,第二天到上海后忙完工作的晚上和上海的士雷锋车队的几位队长在交流情况,知道了卸载后的情况并不妙,本来还打出租汽车的乘客们因为打不到车只好转到了专车,而专车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还有2015年的年初,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们也是用卸载平台软件的方法,拒绝再为平台服务,以此想呼吁公平竞争,我在知道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就与一位南京的的哥师傅交流是否不要采取这种做法,因为杭州的经验教训就是例子,然而为时已晚,卸载后乘客们的打车不便必然给了专车发展的机会。

再后来,是各地司机们各种举动的休息、不出车或是到叫车平台办公地“讨说法”,甚至是与专车司机发生冲突,让本应是和谐出行的事情变得如此多的不和谐。

在出租汽车司机们不断“抗争”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私家车“入主”客运市场所带来的种种乱象,伤人、杀人、强奸、猥亵、吸毒等各种安全隐患事件的不断发生,也让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和专家、学者开始呼吁对网约车必须要监管,期待文件的早日出台。

早在201410月份杭州的哥们卸载叫车软件失利后我就在思考,出租汽车行业要不要以这种方式来“对抗”,我们要不要“拥抱”网约车平台,在和许多朋友交流时,有人说我们为什么要用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不干也不给他们脸;有人说我们应该另起炉灶,做一个比他们更好的平台;还有人说,对于这种组织不合法车辆运营的平台就该关掉;但是更多的司机们说的是,不管平台怎样我们期待的是公平竞争。

201410月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两年时间了,尽管管理文件还没有出台,但是各地打击私家车非法运营的行动并没有停止,尤其是机场车站等地方,稽查的力度比较大,也对私家车的非法运营构成了震慑;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地方也推出了只为出租汽车司机服务的网约车平台,因资金与客源不足,许多已经名存实亡。

前两天,参加了个女性乳腺癌粉红丝带组织的活动,会上知心姐姐卢勤老师说,我们不应该叫“抗癌”,因为你越跟它对抗它会越会伤害你(就像化疗杀坏细胞也杀好细胞,笔者注),既然病已经来了,我们就与它和平共处,去拥抱她,正面面对,把心打开,就会把痛苦变成痛快,这样才有价值观,才能感受生命的力量和顽强。当听到卢勤老师这句话时,我马上想到了正在“抗争”中的出租汽车司机们,确实,与其“抗争”,不如“拥抱”,不如正面的面对,发挥我的长处,克服我们的短处,扬长避短,力争使行业在磨砺中逐渐成长。

也许是巧合,这几天几位的哥的说法也是这样,既然冲击已经来了,我们就好好面对,与其回避不如发挥我们正规军的“优势”,我们多拉一位乘客就少一个跑到私家车那边的不安全隐患。

还是听听的哥们是怎么说的吧。

打车笔记41

2016624

到人民出版社没有叫车,北方公司,300102,我说他开出租车开快两年了吧?他说是两年多一点,我说现在监督卡号已经快32万了。他说现在还有人要入行啊?多难干啊。我去年底换这车的时候没觉得这么难干,今年太难受了,说文件5月出台,现在也没有出来。我只要在这行业干一天就坚守一天,绝不以各种名义去“休息”, 我多拉一个人,就少一个人跑到专车那里去的乘客。我们说到专车司机在车上跟女乘客耍流氓的事,司机说这太丢人了,我有老婆孩子哪能干那种缺德事儿,让人看不起。现在我们是干一天算一天吧!我不用滴滴,就从出租车传统做起也挺好,现在平台毁我们,我们当初要是好,都不拒载,人家为什么会冲你来呢?现在软件这么多,许多人为了抢活儿换手机,换了苹果5又换6,弄得跟打仗似的。如今许多远郊县的司机进城开车真的不容易,应该为他们着想。其实现在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为什么不用好呢?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到机场火车站去排队拉客人他们不行,我们有正规发票他们没有?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多拉客人,让乘客满意,我拒载一个就会推向那边一个,我多拉一个就少一个人打私家车,少一份不安全的隐患,所以我们的阵地不能丢。凡是我们能拉的就一定要拉,不让乘客打不到车。

    (点评:这位的哥您说的真好,先反思行业的问题,再就是干一天就不放弃,用我们的优势去坚守这个阵地,去尽量满足乘客。)

 

打车笔记42

2016625

从某某饭店出来没有车,门童很好帮我用滴滴打车叫车,我说我可不打私家车的各种专车,他说你放心吧私家车不靠谱我们不会叫的,我们也要保证到饭店来的客人的安全。一会儿车来了,首汽三分,251734,我们公司很多人都换了开专车,专车是新生事物,但是我还是选择留下来开花车,我在首汽已经4年多了,毕竟是国有企业,待遇还行,份子钱也不高,我们家在门头沟附近住,我开花车真的已经习惯了,我是大班的司机,现在每天30单左右吧,20单多点来自扫马路或机场趴活等,约有十单左右来自网络约车,占1/3吧,所以它是个补充。

(点评:如果我们都卸载了平台软件,就意味着那10单活儿跑到了私家车里手里,所以自己的市场自己把握,是抗争还是拥抱已经一目了然,这10单也是乘客的肯定,连90后的门童都知道私家车不安全,说明乘客与大家是明智的。)

本来我已经拍了门童在饭店门口帮我打车的照片,但是为了保护门童,我选择放弃此照片。

对移动互联网约车平台 <wbr> <wbr>是“对抗”还是“拥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