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体:如果少些误导 读者也会少些误会

(2015-12-24 13:42:26)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前天晚上突然看到有读者转发了我两年前对中国日报网发表出租车文章的评论,再读很是感叹,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是“景象”却很相似。今日再转媒体报道的此文与我当时的评论,只是希望再与大家分享或讨论,在讨论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大家对于出租汽车行业有这么多的误解?为什么我们对于出租车改革与打车难究竟难在哪有这么多的“偏见”?虽然媒体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因为缺少调研,没有深入采访,所以总是出现错误,或者是媒体人的误读,这也就难免误导了读者。

中国日报网当时发表此文的初衷是为了北京出租汽车调价和对30年成就的回顾而做的宣传,本意很好,只可惜把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缩短”了20多年。难怪许多开过皇冠或沃尔沃的老司机们曾感慨地说,许多乘客一上车就说,你们现在开的出租车是越来越好了,我们却告诉他们还不如从前好,乘客问你们不是小面起步的吗?哪来的皇冠?司机们说,面对乘客的不了解,我们只能慢慢解释,有些乘客说,媒体就是这样报的,我们就无语了。

下面转载媒体报道如下:

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出租车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的发展。从最初的黄色面包车,到夏利、富康、捷达三足鼎立,再到北京现代一统天下,又到混合动力、无障碍出租车的上路,北京的出租车行业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

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市开始出现出租车,那时的出租车主要服务于“两外”人群,即外地人和外国人,收费价格较高。1984年至1996年价格: 1010公里;主要车型:黄色面包车,俗称“面的”。这样的面包车一般都要装满才发车,冬天还好,一到夏天会挤得非常热。并且车内的气味也不好闻,在当年的物质条件下,乘客也只好忍受了。

  据北京市发改委66日公布的出租车调价方案,最终确定将现有的3公里10元起步价调整为3公里13元,计程标准由现在的每公里2元上升到每公里2.3元,燃油附加费全部运次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预约叫车费,出租车租价费三票合一。新价格方案将于10日起实施。

我的评论如下:

这篇(稿)子写得不错,可惜差了20年。首汽1956年成立,除了国宾车队还提供婚车服务,到上次听证会之前的20064月份在北展举办庆祝成立50周年展览我还去采访。而且首汽没有“面的”。需要说明的是面的之前是清一色进口车,后来友联(合并进首汽)率先使用面包做出租,被称为“面的之父”。(以上内容详见新浪微博张瑾的笔记2013年10月6日内容)

其实在这里并不是批评中国日报网对出租汽车行业的宣传,只是真心希望媒体人多些调研,少些差错,读者就会少一些误解了。

最后,只能“借用”中国日报网的图片以飨读者了。

媒体:如果少些误导 <wbr>读者也会少些误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