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来了,您能适应吗?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最近,关于专车的话题说得有些累,真想换个轻松地的话题说说,也许是巧合,也许就是一次有意的“安排”,让我在汽车跨界论坛会后在上周五晚高峰时居然打到银建的新能源汽车,兴奋之余,有些来的突然,以至于我宁可在饭店多等上一会时间。
其实打电动出租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0年11月到深圳采访第25届世界电动汽车大会时记者们纷纷采访当时只有几十辆的深圳鹏程公司的电动出租车司机,并纷纷试乘,而拉我的司机师傅还是深圳市劳模罗保东。2013年到深圳开会又一次对深圳的电动出租车进行了采访,而罗师傅已经当上了队长。深圳的电动出租车是清一色的比亚迪。虽然北京与深圳相比晚了四年,但是应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无论从续航里程到充电桩的设置等都已经相对成熟了许多。
说到北京的电动出租车,虽然两年前已经上路运行,但却是在远郊县行驶,由于行驶半径小,所以无论对于司机的运营还是充电都比较方便。而真正意义上的在北京城市区内行驶的电动出租车就是于去年底的最后一天上路的由银建新能源公司推出的首批100辆电动出租车。
上车之后,漂亮的仪表盘首先映入眼帘,大显示屏赏心悦目。正当我欣赏内饰的时候,司机师傅非常客气地说,路上堵车来晚了,我说为了坐上电动出租车多等会也值,我还要感谢为我圈到车的402号呼叫服务员呢,终于让我打到了电动出租车。聊天中我知道司机师傅姓谭,我们的话题也从是否适应电动汽车开始。谭师傅说,我开了十几年汽油车,开出租车也五年了,以前加上一箱油可以任意在北京城跑,但是现在由于充电桩不够,到哪就要算计着开车了,刚接时有些不适应,例如去机场,我以前送完客人就可以直接去排队候机了,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头天在家充电后续航里程是 195公里,拉客人到机场已经耗掉近50公里,我表上显示还有140公里了,我必须花上20多分钟用快充把电充满,再去排队候机,这就耽误一些营运时间。再就是大活远活不能接了。我以前有些客户,经常有些比较好的活给我。就在我接电动车不久,一位朋友找我,想坐电动出租车去长城,说从长城再去十三陵,回来时再顺便到天安门看看,这活在开汽油车时是多好的生意啊,可是现在京城的旅游景点还都没有安装上充电桩,我开到一半没电了上哪充电呢?所以赶快与朋友解释,活虽好可去不了。
谭师傅说,既然选择了开电动汽车就要慢慢适应它,虽然比起汽油车来是显得不那么便利,那是因为目前充电桩还不多,但是当你看到这两天的雾霾时就知道我们应该为北京的蓝天白云做点什么,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会慢慢适应的。谭师傅还憧憬着电动车的美好未来,他说,据说以后灯杆下面就可以充电了,那该多好,多方便啊。
说到适应电动车时代的到来,谭师傅如数家珍的说着京城充电桩的位置,并说哪些位置好,到那儿就能充电,哪些位置不好,经常被社会车辆停车占了位,例如,金融街的丽丝卡尔顿的地下停车场就是这样。他说,现在不光是我们开电动汽车的人应该适应,大家也应该学会适应,给电动车留出充电的位置来。现在充电桩大多设在地下停车场内的某个区域内,但是社会车辆虽然看到充电桩却还要在此停车,占了我们的充电位,而我们来充电时不会是电足的时候,这样就很麻烦,我们也同时希望停车场的管理能跟上,如能在此竖块牌子也能提醒那些不自觉的人不要在此停放车了。
听了谭师傅的话,我想验证一下是否属实,于是我们来到了位于金融街丽丝卡尔顿酒店的地下停车场,果不其然,众多充电位已经被烧油的社会车辆停满,只有一个车位的司机在充电,谭师傅一看,正好是他们银建新能源公司的师傅,但是由于新能源公司是新组建的,来自各个分公司,所以大家并不熟悉。那位给车充电的师傅说,我是第二批上来的司机,刚接车两天,加上第一批车我们现在已经有200辆电动车了,就是觉得充电不方便,你看这么多充电桩的充电位都被社会车辆占满了,我们要来充电怎么办?我这车也是不充不行了。谭师傅马上反应过来问同事,你还要充多长时间?那位师傅说估计半小时,谭师傅说,我先把大姐送回家,应该半小时可以赶回来,你帮我留着位置。那师傅说好,没问题。于是我们赶紧出发,我知道谭师傅的车也该充电了,因为上车时我看到他车上的电量显示还是绿灯,经过一路堵车到此地时已经显示红灯了。
当谭师傅把我送到家时,我和他其实都想多聊聊关于电动出租车的话题,但是我知道充电位的宝贵,所以催他快点回去,好占那个惟一的充电位。
目送着漂亮的电动车远行,我的心和谭师傅一样,憧憬着灯杆下的充电桩。
汽油车停在充电桩前,让电动车很无奈。
充电枪找不到服务的车主也很无奈。
车子找到充电桩好开心。
大屏幕是电动车的特色,司机师傅说许多人上车时都拿出手机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