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瑾的笔记
张瑾的笔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67
  • 关注人气: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车:在反腐败的前提下高调提倡高端出行需求值得商榷

(2015-01-29 15:31:50)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最近关于的“专车”的话题闹得火热,搅得各地出租车市场有些乱,更是把开车人与打车人的心都搅散了。但是绝大多数出租车司机是理智的,他们只是希望表达自己的诉求,希望自己有尊严的生活。

去年初,当打车软件以“不差钱”之势砸向出租车市场时已经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可惜绝大多数媒体因为缺少调研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隐患的存在为日后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软件盛行初期许多出租车司机欢呼自己挣钱的好时机来了,但是随后他们却发现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要差许多,打车人未必是真需求,而需求者又打不到车,特别是当他们中的许多人看到医院门口的老年人打不到车而挨冻时,一种职业司机的隐痛让他们难受,再加上许多用软件叫车的人是冲着补贴而来,并无意打车,让许多司机在城里的运营时不再使用软件;最让司机不能容忍的是,叫车人的不能自律,多个软件之间的竞争,加上行业自己的叫车平台让打车者肆无忌惮的把出租车呼来唤去,然后再不断地放鸽子,让打车难雪上加霜,加上出租行业不许甩乘客的严格的管理处罚(乘客甩出租车可以为所欲为,说是黑名单,可是竞争之下哪来的黑名单)让出租车司机饱尝心酸,所以许多司机对于叫车软件已经是爱恨交加,甚至是卸载软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专车叫车平台的出现更是加剧了出租车司机与叫车平台的矛盾,在不同于黑车的“专车”幌子下,一个以舒适出行、高端需求为名的“专车”的出现让本已经没有信任可言的诚信危机再一次冲击着人们的底线。

如果说,以前对于叫车平台的优点与缺点司机们还可以听之任之,好时就多用些,不好时就不用的躲闪式策略,尤其是对于爽约的不断增加采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方式而为之。但是这次专车却是跑到他们的饭碗里抢饭,还用媒体的声音说专车服务优于出租车,那当然他们就要出来捍卫自己的“奶酪”了。

许多出租车司机不明白目前的高端出行如果没有补贴是否会是今天的局面?一位网友在回复我的文章时评论说,“本来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的,专车软件高额补贴专车司机和乘客,向下挤压出租司机生存空间!乘客愿意多花钱,坐好车很正常。软件的补贴搞的出租司机以死相拼,司机也要活着啊!”

我在回复中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高端车要不是补贴没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南京的B级车就是例子,高额车份,高额维修费等,没有补贴谁会打?上海曾经上过奔驰,因为是正规军,低价位乘客愿意,高维修司机承受不起,最后退出市场。所以三方情缘只有私家车符合条件,还要外加补贴乘客才买账。

应该感谢“专车”的发明者,没有直截了当的用C级车对着出租车市场发起“冲击”,只是用“高端需求”这个看似与出租车是差异化的车型来“补充”这个市场,当被问及时也可以冠冕堂皇的说是有市场需求。但是问题来了,既然是高端需求为什么要给于车主们补贴?究竟是高端车主们差钱还是平台要占领运营车市场不差钱?记得滴滴专车的一位负责人在崔永元的节目中说,我们的专车都是出租车司机甩下来的活,不存在冲击他们的市场,但是调研中专车抢出租司机的活却有许多,这又怎么解释?

出租车高端车市场不被看好的原因应该与现实的市场需求相吻合。上海的一位媒体人说,以前我们出差可以坐火车的一等座,但是反腐倡廉后我们取消了火车一等座,以及一些被视为出行的“高端”消费等,这些我们能理解。

但是我却不能理解,为什么在许多行业高端消费被叫停或是退出市场的时候,我们最尴尬的出行问题却推出了个高端车出行?还打上了差异化需求的“理念”。难道出租车拥堵的地方,专车就能行走?

一直想问,在反腐败的前提下高调提倡高端出行需求是否与主旋律唱反调?对于目前各大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并不乐观的条件下提出的高端出行值得商榷。

在反腐败的声浪如此之高的前提下,如此高调的大谈高端需求究竟是为哪个高端提供服务?而真正长期的商务需求单位可以直接和租赁公司签约,而且不需要有劳务公司的派遣就直接配备专车司机,这些司机还是经过培训的职业司机,有着良好的职业素质。而租赁公司同时还提供短期需求服务的签约平台,并提供用车人正规的发票。即便是临时的叫车平台,像首汽、北汽的商务车队等正规出租车也会满足需求,并会提供正式发票。

专车的“高端”需求只是打了个以租赁为名的擦边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租赁专车的高大上,也不是普通出租车所能比拟的正规运营车,而是一种有待时间检验但是目前却直接冲击着出租车市场的“神车”,为什么说是“神车”?因为在抢人饭碗时还不忘贬低出租车行业和租赁行业的弊端,因为自己已经在违法违规的前提下运营还打上存在就是合理的招牌,还因为自己仅用了一个平台的投入就拥有了并不属于自己的“专车队伍”并为自己日后的“暴利”积攒能量时,还不忘了贬低出租车行业的“暴利”(起码出租车公司还有车辆与培训的投入),试想,一旦出租车行业都“私有化”甚至无限制增长,那时的“暴利”将是谁?

众所周知,高端车以其高油耗和体积大占路面积多而著称,更何况既然是专车,也多是一位司机拉一位乘客,更不可能像正规出租车一样可以在机场、车站排队,这本事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如果按照专车说的用的是租赁车更是车费不菲,更何况租赁公司已有的客户群不可能拱手相让再与专车分一杯羹,更不可能像专车平台缔造者们说的可以有诸多好处。

在出行中我们提倡什么?我们提倡绿色环保的节能型车辆为主的交通补充式的服务,提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证乘客的安全服务,而不是在谈到需求叫车时用以人为本,在谈到用车时则是以我为主的理念。在出行中我们提倡的还有任何一项创新都必须是在法律约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而不是拉一方伤一方的简单创新。还有最重要的是在出行中我们提倡以诚信为本,以遵纪守法为前提,这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容不得本身就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又以模糊的偷换概念去混淆视听。

城市的交通需要改革与创新,出租车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有识之士与同路人的关心、爱护与支持。在多年的调研笔记中显示出租车行业的改革与创新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绝不仅仅是入主行业主管更多车辆的简单投入,而是可以延伸市场可以大有作为的城市发展格局大交通的理念,是更加环保、更加人性化的使出租车服务平台上台阶并逐步告别扬招式打车的创新,而不只是当前在一片“闹声”且多方不满意的只是软件平台对于呼唤多少车辆的简单的“一步之遥”式的发展模式,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也许今日出租车行业的尴尬局面就会在你们身上重演。我们呼唤的是中国式的优质的服务平台,而不是简单的照搬。

汽车行业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除了钢铁的躯壳还有汽车文化与交通文化带给人们的温暖。中国跑步进入汽车社会,还缺少汽车文化与交通理念的积淀,更缺少交通意识与保护和防范意识,所以在此时简单照搬国外的东西也许只能是事倍功半。

风物长宜放眼量,城市交通里还有大市场,也许换一个角度去布局叫车软件的定位与格局会带来更多的和谐之音,企业发展会更顺畅,可能还会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专车:在反腐败的前提下高调提倡高端出行需求值得商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