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出租车调价三个月试析之二:收支篇

(2013-09-11 18:16:03)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在听证会召开之前,我对各100多名出租司机和乘客做了调研,此次调价后又对其中几十位乘客进行了回访,还在调价后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对几十位司机进行调研并暗访了一些交接车地点,对于调价后司机的收入和乘客的支出做出部分分析,内容如下:

    第一,司机收入部分:调研中,司机们明确表示,调价后活儿明显减少了,尤其是3公里以内的短途减少了许多,主要是费用的增长很明显,由原来10元的起步价增加到14元,增长40%,所以客源减少很多。但是对于中长途的客源没有明显减少,例如机场等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中途的基本没有减少太多。所以司机们说,虽然活少了,但是收入没有减少还有增加,每月约多收入千元左右。尤其是早晚高峰时间收入真是明显增加,所以以前我们在此时间交接班、休息,现在我们不会了,会积极在路上,即便是堵车也无怨言,因为每5分钟两公里的计时收费让我们在堵车时不会损失太多。

    记得在调价前的调研中我曾经在晚高峰来到西单的商业街,看到司机们在允许停车的饭店前打着暂停牌停车休息,许多乘客问走不走?司机说我们累了一天,需要吃饭休息,当时北青报的记者正在电话采访我,问我出租车的情况,我如实作答;调价后的7月初,还是晚高峰的时间,我又来到当初调研的地点,结果一辆空车和休息的车辆都没有了,上次和我深谈的饭店保卫人员说,你看只是调整了几毛钱,就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他们如今也不舍得在早晚高峰时间交接班和休息了,看来调价的作用还真是不小啊。

    对于司机的具体收入,我们不便深究,但是司机们都反映,在客源减少的情况下收入明显增加是事实,所以我想调价的预期目的是达到了,没有“南辕北辙”,而是“正对车辙”。

    第二,乘客支出部分:这一部分的差距比较大,对于中短途的部分乘客来说,此次调价的影响并不大,一位每天打车的从事文化工作的白领说,以前我是6公里多的路程加上点堵车是20元,此次调价后是23元,但是前提是7点以前到单位即可,7点后又堵车费用还高出许多,所以我是采取错时上下班了,这样也很好。所以,我每月的费用增加100多元,还能承受。一位京沪两地跑的著名公司的白领说,我不能选择错时上下班,但是费用真的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我京沪和许多大城市要几边跑,去机场的机会也多,选航班不可能排除早晚高峰,再加上航班的不能正点起飞,所以与上海相比,我在北京的打车费用还是增加了不少。但是另一位经常出差且年长的白领感受就略有不同,他说,我虽然经常出差,但是只是以北京为中心,所以我出京多是早航班,而回京多是选择晚上的航班,所以都错过了早晚高峰的时间,相比调价前只是从60多元涨到80元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在对另外两位高级主管的回访中得出的结论让我感到意外,这两位都是积极支持2.6元甚至以上(曾有提出2-8元)价位的为数不多的消费者,甚至还说再高点才好,只要我能打到车。我知道他们不可能措时上下班,所以很想知道他们打车支出的情况。令我意外的是,一位说,真是涨得太高了,我摇号买到车了,所以我已经基本是开车上下班了。而另一位朋友也说,确实涨得不少,好歹我们单位给我们增加了交通补助,所以我现在又能打到车,价位也能接受。

    对于乘客支出部分想谈点个人的亲身感受,对于我这个打车族来说,应该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打车相对容易了,所以我的叫车已经明显少了许多。3公里以内的短途确实增加不少费用,但是对于3公里以上的或者说基本上影响不大,尤其是3.5公里左右的路程可能只增加一元钱。我在几年前就曾经选择错峰出行,所以对于非高峰时段的3公里至10公里左右的路途真的是只增加为数不多的几元钱。但是对于早晚高峰的5分钟两公里的等候计时确实是要有比较大的支出。虽然,我在调价后几次特意选择等到晚高峰出行,尽管堵车,由于是中短途,所以支出还是能承受的。但是几次躲不开的晚间工作让我领略了高峰时段的支出实在太高了,我在7月19日的微博中就有体现,在堵车的一路上司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还直道歉,期间我们一直在探讨堵车的现象是人为造成的拥堵,可以通过施划设施线的办法缓解此段的交通拥堵,司机说,本来只有14公里的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没调价之前也就60元,调价后就90多元了,我们虽然没有怨言了,但是还是心疼乘客的钱,所以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才是关键。

    在调研中,许多司机跟我讲起了他们在调价后早晚高峰第一次的惊讶。一位司机说,我是周五上午调的表,晚上在京通快速拉了一位女士,一上车那女士就说,调表了,我以前每天走这段路是20元,今天会怎样?结果到地方时,我和乘客都惊了,居然走出35元,我有些不好意思了,说不行少给点吧。乘客虽然没有少给,但是看出她很无奈。还有一位司机说了他调价后的第一次早高峰,那天拉了一位女士从宣武消防队到东三环的劲松附近,结果那天因为堵车到地方打表显示是60元,那女士说我经常走的路,每次30多元,如今快翻倍了,司机后来跟我说,我当时真有些不好意思了。

    虽然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调价后的算账篇,但是对于北京的交通拥堵大家都很关心,这不仅是关系乘客的利益,也关系到司机的切身利益。对于北京的交通拥堵不该简单地由乘客来买单,治堵是关键。我愿意与北京的出租司机们一起把他们许多好的、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建言转达给有关部门,一起为北京的交通畅通而出力,一起为北京的蓝天白云而出力。北京出租车调价三个月试析之二:收支篇
在T2航站楼候机的出租司机排在3公里长的马道上,边走边停,不便休息。


北京出租车调价三个月试析之二:收支篇
面对拥堵的路面和加塞儿的汽车,出租司机多是无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