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2022-07-31 10:49:02)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一,二十四日,上午乘十点半的火车,先到吉安。与吉水县住建局联系,租车直接开到燕坊村,与村委会对接交流。这里大部姓鄢,兼有王姓和饶姓,自古利用赣江水道经商,村中田地租给外姓人耕作,是一个因商而兴的村落。村子已经作为4A景区统一管理,村里一百余幢老宅大多数都办了托管,一应设施由管委会投资管理、保护和安防状况是不错的。老支书给我们当导游,细细地讲解,看着他不顾高温、勤勉用心的样子,发现这又是一个民间精神气足的人物,实在要感谢他,他关于元代、明代建筑的介绍虽有些套话和夸张的成份,却也有不少讲的是有道理的。这里的民居类型,把天井挤压到只剩下天眼,与吉安青原区的美陂、富田,泰和县的爵誊村等通行在大门上方设置天窗的做法不一样。(这一方面引发我的思考,为什么庐陵文化所在的地方民居会舍弃天井?文化原型来自何处?)虽然构思巧妙,然而室内釆光很不好,大家觉得这里房屋不精致,不过瘾,加上酷暑之下,实在不令人流连,然而庐陵文化作为江右文化的主流,这里的经济文化一直都不亚于临川之化,村里有州司马第、大夫第和二十栋等建筑都是规模和装饰上乘的,描金贴银的,然而大家意味依然不浓。究其原因,还是对材料和工艺的印象不好,看来,抚州特别是金溪的建筑品质实在是太独树一帜了。我却觉得十分难得,因为吉安这一带来过的次数不多,对典型案例还挺珍惜的。第二站仁和店村,这其实是一个大屋,院门上写着司马第,和燕坊村一样,是经商致富后捐来的官品。大屋正面一连三个院门,由一个前院和后面四幢并排的房子组成,经过整治改造成为民宿,五点钟的太阳把金色的光线照在屋前屋后,屋子被荷塘环绕,周围视线所及之处,一派村居田园,尤其是丛丛的芭蕉贴着宽大整洁的院子,利用残缺的部分和安排个性的植物,给人很好的视觉印象,但红砂石门框屋子里面,则在明亮的院子对比之下显得更加暗了,里面还有未改变格局的木架,但也被油漆一新,有一座保留着传统的天眼和亮瓦,尽管如此,光线不足使人完全看不清内部的梁架和陈设,这大约就是吉安地区民居统一的特点吧。来之前燕坊老支书提醒我们仁和店这里的改造方式是不对的,是改造性破坏但是,依照我们的观感,改变一下似也无妨吧,尤其是釆光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还要想办法再优化。这两座村子,保护和管理,都较完善,也各有特色。
踩着夕阳离开,到吉水登记住宿、吃饭、散步,觉得体力不支,于是匆匆回到宾馆,消化一天的酷暑加上疲惫。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二,二十五日,天很早就亮了,艳阳高照,分成两个组,我随一组去上栋和栗下两个村,上栋村姓胡,胡氏总祠是国民党上将刘峙题的匾,可见应该建于民国时期,它的戏台建在拜殿和寝殿之间,这个非常特别。村子经济较差。栗下村姓彭,彭氏宗祠的逼是由吉安清代最后一个壮元刘绎所题,可见祠堂至少在清晚期翻修过。村子经济较好,栗下古村的保护工作也做得不错,尤其是九栋十八厅,可称赣中商宅之代表。中午回到县城找事先订好的宾馆尚都之星安顿下来,然后吃饭、休息。三点半出发,也是分组行动,我们组去桑园和古洲,但是桑园这个名字误导了我们,导航将我们导到了水田乡的桑园,问了电话号码打电话给村支书,他一头雾水说桑园村这里没有传统村落,原来被列入传统村落的桑园村在金滩镇,就在县城附近赣江的对面,我们于是连忙往回赶,路过古洲,这个村也改了名叫固洲,再寻江边的道路到金滩镇的桑园,却又一头撞进白鹭村在路边一户人家打电话给村支书,夏支书说我刚刚到家浇菜,以为你们不会来了,你们在村委会等我进了村委会才发现这个村现在叫双元。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才又开车到了双元的古村区一一夏家村小组,这儿建筑成片、修缮工程已经完成。在夕阳的余晖里,连排朝西的房子,不仅外立面泛着金光,房子内部的光线也比平时好。回来的路上经过金滩老街,这是赣江边的商街,匆匆拍了几张,路上买了一个大西瓜,到餐馆点菜,等另一个组同学一起汇合吃饭。
三,二十六日,凌晨三点,正睡在朦朦胧胧中,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声嘶力竭中喊着:开门,给老子开门是在敲旁边的门。过了一会,又一个女人的声音帮着喊,你叫的女人来找你,快开门,接下来是沉重开门关门声,我虽然很愤怒,但想想这还算庆幸,总算可以消停了。接着睡,又醒,又接着睡。早上起来,噪子有点哑,分组到水南的店背、义富两个村子,我们组去的义富,这是一个泷江边因码头而兴的古村,姓萧,兰陵世家。有趣的是,村史馆介绍一个建筑为建文元年的建筑,好奇心驱使我去看了两遍,这个建筑规模很小,低矮,除此之外找不出其他方面的特征。太阳照样热烈,手机里不时传来提醒赣南高温的消息,调查完,不到中午,我们两个组汇合向青原区的富田镇赶。补上了青原区这个著名的村子,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包含王家村和匡家村两个中国传统村落,我们沿着老街径直向江南第祠一一一王氏宗祠走去,路过村委会,闯了进去,见走廊上一人正在打电话,王陈同学居然一眼认定他是村支书,其他几个干部向我们介绍疫情政策,正经严肃地问我们要介绍信,还是王支书开明,答应去给我们打开祠堂的门中午在富田镇路边的餐馆吃饭,翻山越岭来到兴国,入住康泊来宾馆,已是下午四点,大家都已经非常疲倦,于是决定就在房间休息。我们几个人相约,五点钟如果起得来的话,一起去旁边的赣县白鹭村。五点来到大厅的就我们三个人。于是,我们三个人一路都在金色夕阳下,路两旁的农民还在田间劳作晚上回来的时候,噪子哑到说话都困难了,仍然坚持去兴国老县城,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实在没有能力再吃大餐了,我们三人每个人点了瓦罐汤,权当晚餐。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酷暑下的江西行(吉水、瑞金)

七月二十七日,早晨八点从兴国康泊来酒店出发,走国道往瑞金方向,两个小组分别去密溪,坝下,上田,一路在大山里回环,领略了赣南山区的田野风光,烈日下老百姓在田间收割插秧,一个奇怪的印象是省道居然只有一个车道我随密溪小组,十一点左右进村时被左右山上两座古塔震撼到,村里罗副书记带我们很详细地参观并讲解,古村因位于宁都到瑞金的官道上,古代的交通非常方便,罗氏祖先世代以经商为业,遂能致富。村子尊南霁云为保护神,立有东平王庙,每年正月都有庙会。这儿的祠堂多两进一天间,民居则表现出客家特征,基本上属于天井式民居,与吉安民居风格不同。中间一纵为厅堂,两边横屋住人。中午在村里吃饭,这个村子集体经济组织得不错,条件较好。中午到瑞金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们在维也纳酒店入住休息,三点四十去做了核酸,然后又分别去了田背、谢排和洋溪。田背村正在拍红色电视大道薪火,村子被荷塘环绕,鼻中扑满荷香,烈日下,大家几乎迈不动脚,我去塘边釆了不少莲蓬来吃,挺解暑。谢排村是省级村落,主要的建筑集中在池塘边,硬山马头墙的祠堂。往纵深走看到的建筑则都是土墙的悬山吊脚(外挑阳台)建筑。洋溪村是著名的红色古村,村中尚存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列宁师范学校旧址、外交部旧址、党校、团校旧址、中央造币厂旧址等,可惜未能完整连续。村里的老支书陪我们走完古村各处,陪我们到叶坪镇上吃农家饭,他介绍说自己是八二年的老兵,原来在漳州东山岛守备部队当卫生员,回村之后还当卫生员,后来当支书,明年就要退休了。我看刘支书的体格高挑清瘦白净,谈吐文雅,完全像是一个读书人。我不能饮酒,但盛情难却,勉强陪老支书喝了一瓶啤酒,心跳加速、满脸通红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