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2020-10-07 18:48:12)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夏之金溪行之重访孔坊

孔坊是何源镇政府所在地,何源镇是金溪最东北的口子镇,与鹰潭市的上清镇接壤,离龙虎山也不远,镇子东边的太山是武夷山的余脉。村子虽然叫孔坊,居民主要姓江,历史上出过两名进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此住过一晚。

1986年版《金溪县地名志》载:孔坊孔氏从山东曲阜迁来,历55代。宋元丰壬戌年(1082),江仁彰从福建光泽麻石徙此。

徐霞客在游记里这样写道:“西南七里,曰石冈山,金溪县东界也,是入抚州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明崇祯九年(1636)十月二十七日,徐霞客来到孔坊,并住了一晚。孔坊江氏为何源镇明清时期望族,其村为全镇巨落,明清时期全镇进士举人基本出自此村(江球,江牧)。其中以清代进士(康熙三十四年)、古文家江球最为显赫,官至左副都御史。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何源村南园主人南宫琦带我们从何源村来到这里,先走进总门楼,上书百禄是总,典出先秦诗词《长发》,意指门纳千百福禄。

他带我参观京祠(是京十公祠的简称),他告诉我,原本村里想把木质的祠堂拆了换成水泥的,多亏村里守祠堂的江先生坚决制止了,如今全用木料修复的效果很好。

这时,南宫琦联系到江先生也来到祠堂,他一见面就说认识我,还回忆起来我是武汉大学的,还有一位陈教授呢?五年前的事情,老先生居然还记得很清楚。

他介绍说原来该祠堂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后历代有重修,祠堂由康熙年间进士江球主持进行了一次大修。这座祠堂差点被卖掉了,也是江先生一帮人力排众议,才保护了下来,并按古法进行了维修。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江先生打开祠堂的门,领我们走进祠堂拜殿,他说,原来这座祠堂是由他看管的,现在己经交给别人了。但他今天专门借来钥匙陪我们看祠堂,来到拜殿的一根根中柱前,点燃了一柱香。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仪式,这个动作令人感动。他女儿告诉我们,村里的人对这根柱子有崇拜和祭祀,是木神?柱神?忘记了。但说这根木头是红豆杉,当初别人砍的时候,会流血,还是江球(康熙进士)出面,才取得了这根大料。檐下那根檩子,以前是没有的,可见过去出檐很深,现在加了檩子是保证牢固,新加木材不做旧,反映了先进的修复理念。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夏之金溪(续)之重访孔坊

    接下来,江先生和南宫琦陪我们走村中古屋和老街,老街上清水穿渠,至今依然。然而可惜的是,原来的老街两边的老商铺已基本不存了。街的转角坐落着供奉浮丘、王、郭三真人的”顺龙岗庙“。虽说是历毁历修,但是古老的梁架尚存。
   
天气极热,我们顶着烈日逛完古村,江先生带我们去他家,让我们尝了他们家的茄子饼和冻粉,我觉得都很好吃。不过走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感觉中暑了,走进路边的小超市里柜台后面的椅子上坐下躲太阳,开超市的大娘问我为什么坐在她们家里来,我有气无力并无奈地说,不好意思,我躲太阳,因为快中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