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掌柜的心眼

我上周还夸《老酒馆》呢,刚夸完,它就烂尾了。这是当下不少剧的通病,出手不俗,前十几集真心好看,可编着编着就开始淌汤漏水。都是钱闹的,硬抻,就得瞎编,啥都往里塞。
还说我上期留下的那个话题,说说人的心眼。
《老酒馆》的编剧高满堂是个老江湖,把人心和人性都琢磨透了,也包括人的各种心眼。
说这个话题,我是让剧中的贺掌柜给吓着了。贺掌柜在剧中是个小丑样的人物,让人骗了一溜儿十三招,被骗没够。好像他脑门上赫然写着:我缺心眼,快来骗我吧,保准不会让你失望。
好骗的人,都有个共同特点:心软,人家说啥都信,觉得谁都是好人。容易让人牵着走,兜兜转转就给带到沟里去了。他的善良也显得不值钱——因为他的善良总是被人利用。
别看贺掌柜可笑,其实他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呀——放眼一望,我们的生活中布满了形形色色的坑和雷,这些年股票、理财、保健品……总有一款适合你,还有一连串的坑在前面等着你呢。生活总是要求我们火眼金睛,尚且防不胜防。
每一个成功骗局的背后,都有对人性弱点的熟谙把控与操作,他一定是掐准了你的脉,点中了你的穴。屠洪刚饰演的那个王爷,他下的是一盘大棋,一步步的设计好了道,心机深深深几许。贺掌柜根本无力招架,只能乖乖就范。王爷咋不去骗陈掌柜?骗子在下手之前,一定得掂量掂量对手的份量。陈掌柜也不是没被算计过,开篇的诈尸案就是精心做好的一个局,但陈掌柜识破了,反手致胜,他靠的是明察秋毫的智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
两个掌柜的一比,你就知道,做人得有心眼,要不然,你就会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让我唏嘘了一阵子,贺掌柜遇到的骗子,放到我身上,肯定也十之八九得中招呀!反躬自省了一下,我肯定是个没心眼的人,经常同情心泛滥。能全须全尾地活到现在,多亏老天照顾。老人总说,你长长心吧。其实说的是——心眼,是我们必要的自我保护。50岁了,刚认识到这一点。是有点缺心眼。
心眼伴着我们成长,一岁的小孩有他一岁的心眼,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老头也有他80岁的心眼。心眼就是藏在心里,不说。说出来就不叫心眼了。心眼从哪来?一般是吃一堑长一智,吃个亏就长个心眼。江湖险恶,才会人心曲折。如果乾坤朗朗,正道沧桑,一切都按规矩法度行事,生活中没有那些个图谋别人的非份之想,你还要那么多心眼干啥?累不。
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眼,无可厚非,得有。出于算计别人的心眼,讨厌。
《老酒馆》中,骗了贺掌柜鞋和裤子的骗子,你可以说他心眼多。一直惦记当掌柜的老蘑菇,你可以说他心眼多。但你不能说陈掌柜心眼多。论智识胆略,陈掌柜远在他们二人之上。陈掌柜那是智谋与韬略。区别何在?老蘑菇之流是小聪明小把戏,是为自己算计,心思向内,损人利已,是谓小心眼。同是动脑筋花心思,陈掌柜那是大智慧大格局,多是为别人着想,心胸向外,不是为了一已私利。
和精于算计的小心眼相比,陈掌柜是人情练达的通透,是世事洞明的历练,是人在江湖眼观六路的活络,是接人待物的分寸与厚道。陈掌柜是高满堂全力塑造的理想男人,他的可贵,在于饱经世事的磨难,历经沧桑曲折,仍以善心面对这个世界,以正心待人,坚定于人间大道的担当与勇毅。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聪明人。但心眼多的小聪明,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用力过猛,往往适得其反。
当然,对有毛病的人大可不必嫉恶如仇。小心眼也不是罪过,只是小格局小私心。心眼可以小,可以多,但不能有害人之心。只知谋私利的心眼,就招人烦了。我们不否认,很多大大小小、重重叠叠的心机维持和支撑着这个世界的某些运转,这里有不少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心眼。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谙世事了。厚黑学大行其道,比的不过就是谁比谁诈,人心的黑洞深不见底。
虽然世相复杂,但朴实和真诚在任何时候总是相宜的。心眼多的人,难免让人提防。博尔赫斯说:“所有的诡计都会被揭穿。”同理,所有的心眼,终究会被识破。正直无谄曲之心,乃万行之本。
读者方先生留言说:小时候,别人说我们幼稚,不成熟,其实就是说我们没心眼,没经验,太嫩。很羡慕那些人情练达的老江湖,也学着人家的样子去做。后来我出国了,国内那套江湖规矩没有用武之地了,国外的人际关系要简单的多。再后来,我回国办工厂,又需要动心眼了,只好再学,可怎么学也是东施效颦,学不像。太耗精力,我只好放弃,不绕弯子,该咋办咋办,咱就来真的。这么多年,也算应付过来了。真心做事,真诚待人,总没错。我倒想对年轻人说,不要有那么多的心眼,人这辈子干不了太多的事,人的脑筋和精力就这么多,心眼太多了,你用到正事上的心思就没那么多了。
心眼,说到底还是个“小”。我觉得,小聪明最大的坏处,就是把你的聪明才智给零打碎敲了,让你没有心力和智慧去做有用的事。古人也说: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人到50,更感到时间有限,恨不能把一切耗费时间的无聊的事尽力地压缩掉。从这个角度说,没那么多心眼,也不是啥坏事。
前一篇:《老酒馆》里的老男人
后一篇:后高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