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温柔地对待

(2016-03-03 17:54:55)


我同学小艾年前都从北京回来了,一直呆到现在。我问她为啥这次回来呆这么久?她说:我妈得了老年痴呆,保姆回家过年了。所以我就得放下一切回来照顾老妈。

艾的妈妈我很熟悉,一个特别能干泼辣的人。怎么就痴呆了呢?艾告诉我,从有迹象到现在这样,也就两年的时间。一开始,家人并没在意,以为只是岁数大了爱忘事。她经常在买菜时,不是忘了给人家钱,就是交了钱菜没拿回来。

艾告诉我,去年一年,老妈走丢了好几次。她经常半夜起床然后就出去了。所以现在必须24小时不能离人。艾说,老妈现在完全活在儿童的状态里,有时玩水就能玩好几个小时。我爸看她玩的时间太长了,责怪她两句:看你弄得到处都是水,把衣服都弄湿了。老爸去拉她,她回手就给老爸一拳。艾说,你说也怪,她都糊涂成这样了。别人说她点啥,让她稍不高兴,她就动手打人。可她却从来不打自己的孩子。老妈有时也不听话,我让她换衣服她不换,我也会说她。但我说她啥,她光笑,从来不打我和我妹。她有时也不知道我是谁,但她见到我就笑,特别开心。艾说,人到这个时候,她生命里仅剩下本能的东西了。

我另一个同学的爸爸也得了老年痴呆。那天,老人对着镜子说了好几个小时的话,儿子对老爸说:你都说了半天了也该吃饭了。他过去拉老爸时,老头抬手就给了儿子一拐杖。儿子去问医生,老爸怎么有暴力倾向呀?医生问明了原因说:打你打得活该,老人明明在进行自己的社交活动呢,说的兴高采烈的,你打扰了人家,把人家活生生地拽走了,人家能不打你吗?

艾总结说,对这样的老人,你不能按正常人的思维,要有特别细致的观察和体谅。不要把他们看做是一些糊涂的人,一群在智力上有问题甚至完全丧失理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逻辑,糊涂也有糊涂的逻辑。面对他们,不仅考验一个人的耐心,更考验一个人的良心。比如一个保姆在时,我妈身上就一点味都没有。另一个保姆在时,老妈身上就有味了,虽然表面上也看不出啥来,她也给老人洗,但这里是有差别的。对于老妈来说,你做的好不好,对她尽不尽心,她都不知道。要想糊弄这样的老人太容易了。

艾还告诉我,你看我爸比我妈大好几岁呢,但我爸的思维特别活跃清楚,一点不糊涂。你知道为啥?我爸年轻的时候就一直爱学习。我们小的时候,我爸经常一边洗衣服一边背古诗。现在老爸也每天写一副楹联,还爱看书看报的。爱动脑的人不会得老年痴呆。

我另一个同事的姥姥也是老年痴呆,姥姥这些年一直跟着我同事的妈妈一起生活。过年的时候,同事给妈妈和姥姥照了张相,姥姥拿着照片说,这不是我和我妈吗?这照片你怎么有呢?我咋没有呢?同事说,陪姥姥聊天,你得顺着她的话说,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纠正她,否则她就会生气。同事说,和姥姥说话特别有意思,那想象力天马行空的,真是一个穿越呀。要是能把姥姥脑袋里想的记录下来,就是一部魔幻小说。同事说,你看姥姥糊涂,但她有一点不糊涂,就是她的钱她都看得牢牢的,谁也不给,就给她孙子。她孙子来看她,她把我们家桌子上的钱都划拉起来往她孙子兜里揣。这就是一个人的本能。

我的同事张大诺后来到北京工作,他曾经被评为北京十大志愿者。他经常在业余时间去养老院陪那些痴呆的老人。他甚至写了一本书告诉大家对这样的老人,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一个年轻人把他最青春的日子用来陪伴那些和他没有一点关系的老年人,而这些天天腻腻歪歪呆在养老院的痴呆老人,他们的儿女甚至很长时间都不来看他们一次。

大诺说:这些老人的快乐很宝贵。当老人快乐时,也许下一次这样的时候要等到几天以后,因此,一旦有这样的时候,你就要想办法加大浓厚这一点。比如有一次见到一个老人很高兴,就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他说儿子来看他了,于是我就一个劲地问他儿子来的细节,包括儿子都说了什么,在说的时候,老人就更加高兴了。你还可以用以下的词汇来重复,比如:“对了,你说儿子都对你说什么了?”以及:“你儿子那句话说的真好”等等,这样促使他开始重复,同时你还要在这时候做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把这一个偶然欢乐上升到人生幸福这个层面,比如你对他说:“大爷,我真羡慕您,您真幸福”,或者说:“和其他老人相比,您幸福多了”,以及适当编谎话说:“其他老人子女都不怎么来看望,您这多幸福啊!人老了不就图个子女孝顺吗?人这一辈子不就图个子女平安和孝顺吗?”当说到这些话时,就已经上升到一生以及人生的一个高度了,这样使老人产生“我一生很幸福的感受”,这种感受对一个垂垂老矣的人来说,又是多么地重要啊!

我把我听来的关于老年痴呆的事告诉我妈,是想让她好好动脑,继续爱学习爱思考。不想,我妈听了很紧张,她沉默了好久,半天才说:那么可怕呀。听她这么说,我知道,这天晚上她肯定睡不好了。

那天晚上,我也没睡好。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别人帮我穿衣服,可我怎么也没办法把手伸到袖子里,那个着急和生气呀。醒来后,我想,那可能就是老年人的感觉,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他们可能做起来都很吃力。而他们的这种吃力,轻手利脚的年轻人是不能理解的,甚至责怪他们怎么这都做不好。晚境中的凄凉和无奈,没有身处其中,是不会有真切感受的吧。

小艾是个孝顺的女儿,她在和我说起老妈的种种表现的时候,没有一点的抱怨和嫌弃,她把老妈当成一个孩子,和她快乐相处。她说:老妈如今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姑娘。我对她说:你怎么还没长大,就变老了呢?小艾很纵容老妈的任性。她说:《圣经》上不是说了吗,“你若不回到小孩儿的样子,就断不得进入天国。”

她给我的最大感触是:面对老妈的痴呆,她用一种欣然接受的态度去面对所谓的一切麻烦。我想她也锥心的痛过,但当我如今面对她时,她已经把老妈今天的样子当成一种常态。她甚至很庆幸她能有这样的机会来照顾老妈。如果没痴呆,以老妈的好强是一定不会让女儿为她接屎接尿的。至少老妈现在的样子,她自己是没有痛苦的。

更可贵的是,她仔细体会老妈的情绪变化,试图更多地走进她的内心,给她更多的情感温暖,而不仅仅是照顾好她的生活。

我想,当你老了的时候,当你老糊涂了的时候,你最大的幸运是什么?是有一个这样的人,把你脆弱的生命小心捧在手心里,把它托住,用心来呵护。如果在你生命的最后一程,你能得到这种温柔的对待,那你是幸运的,有福的。不管你这一辈子是不是人前显贵过,你都是足以欣慰的。一个老人,他生命的最后,需要的是什么?其实不是多么复杂的和难做的,只是有一个这样的人耐心地陪着你,哄你高兴。而老人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在当今看来又是多么的奢侈呀。米兰昆德拉说: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我对大诺和小艾,从内心产生敬意。他们做的这些可能是别人看不到的,除了亲情,还有就是一种对生命的体恤和悲悯。我们所有人,可能有一天都会回归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而能够被温柔地对待,是我们最后的安慰。而这需要一种内心的柔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