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学之情

(2014-11-27 17:46:48)
标签:

育儿

 

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同学之情。确切地说,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奇妙和醇厚,是在我们年龄大了的时候。

 

没有血缘,却好像有一条看不见的血缘的线牢固地牵连着我们,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根线一牵一动就有反应。不是亲情,有时却比亲情更让人牵挂和感念。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十几年,几十年不见面也没关系,接通一个按钮,一个电话或短信,所有的感觉,就全部打通,没有障碍,没有一点疏离感。久不见面的亲戚,还会觉得生分呢,但同学不会。上学时,从来没有说过话的男生,几十年后再见,也像亲人一样。

 

我对这种感情,有点好奇。有时看别人同学聚会的热闹和咋呼,我又有点怀疑,这种感情,是不是有点夸张和刻意?它是真实的吗?

 

同学时的那3年或4年,在我们的一生中其实很短,但后来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三四年的时光很长很长,好像能从中抽出无限长的丝来,缠绕我们一生一世。为什么?在以后的日子里,和我们共处一室,相处的比3 年5年都长的人也不少,但很少有这样的感情。就是因为,当年,我们是坐在一个教室里读书的小伙伴吗?

 

可那时,我们都是一心只知道学习的傻孩子,心无旁骛。男生女生间极少说话,都是一副清教徒的样子,目不斜视,完全像陌生人一样。那是我们之间最冷漠的时候,像地球的寒武纪冰封期。我们不知道,其实这种表面的冷淡之下,埋藏着炽热的火种。寒冷过后,是温暖的花开。毕业10年了,20年了,快30年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找回了我们之间的亲情。原来,我们当年坐过的那间教室,就是这种亲情的孵化器。

 

那是一种和亲情很像的感情。我总是在这种感情中感受到温暖。

 

那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中学同学感慨:他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呢?甚至不给我们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我问:谁呀?她说:是一班的海同学。她说,海是心脏病走的,已经一个月了,大家也是刚知道。我很惊讶,我和海不在一个班,但我知道他。当年一个文静的小男生。毕业好多年后,他因为一件小事,找过我。我才知道,他经营着一家不大的公司,他谦和诚恳,很本分很踏实。后来的过年过节,就总能收到他的问候短信。他认真记得别人对他的一点点的好。

 

同学的微信群里,这个消息让大家震惊不已。大家不相信这是真的。有人发上张照片,几个男生拿着酒杯悼念海。有人说,他不愿意麻烦人,到北京看病也没告诉同学。一片唏嘘中,有人提议:海同学的英年早逝让人心痛,也提醒大家注意健康。另外,海同学的孩子多大,是否还在上学?叔叔阿姨是不是能伸手帮孩子一把,大家凑点钱,保证孩子顺利完成学业。请与海同学相熟的同学张罗一下。

 

同学们得到的消息是,海同学的女儿在北京上大学,后两年要到加拿大学习。费用不小。于是一个爱心基金帐户建立起来。又有海外的同学说:出钱是一方面,孩子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有什么问题,也要随时通报一下,有什么事大家一起来做。孩子在海外的学习,当地的同学可以照顾。

海的妻子发给我们海和女儿的照片,她说,海生前没打过女儿一下,没骂过女儿一句。海做父亲,是非常迷人的。照片上的父女俩,眼睛里都是笑和温暖。海没想到,我们以这样一种伤感的方式,分享了他和女儿的秘密。

 

那天,我问管理这笔基金的同学:能问一下吗?最多的一笔是谁捐的。因为之前大家说好了,只公布捐款总数,不公布具体的捐款名单和数额。那个同学告诉我,是另一个班的霞,她在中学时,根本不认识海。

 

霞,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中学6年一直同学。她当年,曾经是我们班最困难的同学。我记得,她上高三时,还穿着打补丁的裤子。因为家里困难,学校减免了她的学费和卷子费。我还记得,她那时候不舍得买参考书,总是赶上我不用的时候,借我的参考书。看完了,马上还给我。她经常为了省一毛钱的车费,走40多分钟的路回家。她本子的背面,永远写满了字。

 

但在我们当年的学习环境中,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她的心境,她充满阳光和干劲,她是数学学的最好的同学之一,牛人。记得高三那年的寒假,她家里太小太乱了,她白天根本没法学习,她笑嘻嘻地告诉我说,你知道吗?我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别人白天看电视,我就睡觉,等他们晚上都睡觉了,我再起来学习。这个办法效率可高了。高三的最后阶段,大家都回家复习了,而她的家里是没办法安心复习的,于是她被叫到另一个同学家里,吃住都在那。她兴奋地告诉我说,人家的妈妈,每天吃完晚饭,都要领我俩出去散散步,和我俩聊聊天,就是让我们放松一点。她妈妈每天都给我们做好几个菜呢。其实,她和我说这些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难过的,我们的妈妈为了我们的高考,都是这样做的,可她觉得那样的待遇很新奇很奢侈。好学上进的好孩子,谁都愿意帮她一把。

 

在我的印象里,她是一个生活特别节省的人,上大学的时候,她会自己买块小花布,做个裙子穿。这次的事,她也没和我说,她捐了多少钱。但当我知道她是捐款最多的人时,我还是感慨很多。这是她回报那些帮助过她的人的一种方式吧。这也是一种传承。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她活得有点压抑,她活的太累,因为她太想挣钱了,全家人的生活似乎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我真切地知道,她受过的苦和累。今天,我看到了她的释放与绽放,那个从苦难和贫困中走出来的瘦小女孩。我由衷地为她高兴。

 

在离开学校的日子里,我经常会想起,我们中学时那条光线幽暗的走廊,下课时,有的同学走出教室,在走廊里站会儿,或去卫生间,大多数的人都在座位上不动。留在印象里的,是这样一些没有声音的画面,那画面里有谁,都模糊了,总之是我们4个班的同学。我们都是从那条走廊里走出去的。我们今天惺惺相惜的感情,都是从那里来的,那是一个神秘的源头。虽然当初,我们谁也不和谁说话。只是我们当初并不知道,那段3年的日子,会那么长久地固执地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对我们那么重要。

 

在那里,有过什么样暗恋的情怀与心动,可能别人永远不会知道。今年夏天,一个同学从美国回来,偶然间说起,我们班曾经有4个男生先后专程去美国,看过我们班的另一个女生。我们意味深长地笑了。

 

所有这些复杂的感情,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同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王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