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生活小结

(2014-07-31 15:39:04)
标签:

佛学

我觉得,微信是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个小奇迹,我们的生活都被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有吗?

 


好玩是吗?爱不释手,有没有?忍俊不禁,有没有?痴痴傻笑,有没有?几乎全民沦陷,有没有?哎!

 


不玩微信的人永远理解不了你对着手机傻笑的“二”样,冲进厕所宁可忘拿手纸也不能忘拿手机,有没有,我们都微信被绑架了。无奈吗?全民一起刷刷刷,手指疼了有没有,眼睛花了有没有?

 


微信好呀,天涯若比邻,我天南海北的同学,他们的吃喝拉撒我全看得见,想放大看就放大,厨房卧室后花园,有图有真相,细节无处藏,看你往哪跑。那些暗恋过的,暧昧过的,远远观望的,微信都能帮你找到她和他的蛛丝马迹,让你刷刷屏就了解了他的动向,只要你想找。哈!世界好小,就这样用一个小微信把大家都连在了一起,谁都跑不了。我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吗?不管你到哪。它是如来佛的手吗,看你往哪跑?我们围观别人,也被别人围观。微信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双眼睛吗?我们就这样自愿被它绑定。打开微信,你有置身人群中的幻觉。它似乎不只是手机里的一个软件,而是一种统治形式,是另外一个世界,甚至是你的一个习惯。反对的人说,这里的热闹,有多少是廉价的?多少时间都浪费在微信上了?有人说了,时间不就是用来浪费的吗?如果你足够无聊的话。

 


微信里有几大党,养生党,美食党,(心灵)鸡汤党,谁不转发谁倒霉党……切!

 


我一个做旅游的同学说,我朋友圈里有好几百人,没办法,因为有各种业务联系,不能删,但我只看几个人的微信,大多都没什么营养,转来转去的,陈词滥调,拾人牙慧,耽误时间。你是那个耽误别人时间的人吗?

 


还有同学圈,刚建起来的时候,都热火朝天的,各种打情骂俏,但慢慢也就淡了,能看出谁的寂寞有多深。当年上课不爱发言的,现在还是不爱发言。

 


你会愤然屏蔽什么样的人?都说,在朋友圈卖东西的。我至今只屏蔽了一个哥们儿,实在受不了他的磨叨哎,忍无可忍,从早饭的豆浆馒头到上班路上的花花草草蓝天白云,一直到儿子的夜宵黄瓜土豆丝,全天候直播,大哥你有情调有爱有闲,大姐我可陪不起呀,一上来就是海量图片,一看就脑袋嗡一下,眼睛马上就想闭上清净会,落下病了,一看他微信。于是狠心删了,这个人我也从今以后不打算见了,把人都给删了,见了说啥呀,躲吧。

 

有的人是点赞之交,有的人的微信我却看也看不够,“别光说,发个图呀”,她一有风吹草动,我一定认真看过每一个字,仔细体会她的心情和状态,还不忘了瞎起个哄。这样的人儿,当然是闺蜜了。每天从你眼前流过的微信很多很多,但你会特别在乎某个人,得得瑟瑟没完没了地和她互动呀,嬉笑怒骂呀。这样的状态,可以概括为:贱并快乐着。

 


你不待见啥样的微信?当然是能装的了。我一同学,今天在美国打高尔夫明天在日本冲浪后个儿又上地中海开飞机去了,俺们穷人真看不了这种得瑟,太不考虑大多数穷人的感受了,明晃晃炫富,郭美美他叔。同学一聚会,我们就一起骂他,真解气。

 


听说,还有这样的女生,上趟巴黎,在各个地方,穿各种小礼服各种摆拍一通,然后分几个月发上来,别人还以为她一年有大半年在巴黎参加各种名媛趴呢。咋整,人的各种小心眼和劣根性,微信都能放大。微信也是照妖镜吗?你人跑不出它的手心,你心里的小也照得出来。哼!

 


微信心态种种:晒孩子晒老妈的,我都能理解,我也晒过嘛。你心里总想着啥,你就不自觉地晒啥,心有所想,图有所晒。也有人永远潜伏,只看热闹不说话。有人解释说自己之所以事无巨细地发自己的各种状态,是为了老的时候给自己的回忆找个凭证。当然可以,不过,如果,仅仅为了保留凭证,你也可以选择博客呀,至少它不强求别人分享。不久前,我发现朋友圈里时兴晒运动成果,有跑马拉松的,有打网球的,有穿越戈壁的,有登山的,有人就晒一行走路线图……我也赶紧报名参加了一体能训练营,经常晒晒我汗巴流水的训练照片,别人纳闷,我这个体育不及格的人怎么突然爱上了运动,其实我去运动就是为了在微信里有得一晒。

 


这几天,我像看电视剧一样追看两个微信。一个是一70多岁的老帅哥领着老伴开车去西藏了,厉害!以前总听他们说腰疼腿疼的,能行吗?身体吃不消咋办?高原反应咋办?老伴说:走那儿算那儿,反正要去。这洒脱的。出发那天早上,老帅哥的微信是这样的:“今天早上,出发,去西藏,川藏进,青藏出。西藏的蓝天白云值得我们去闯一次,老夫聊发少年狂,为人生的第六个本命年增添点色彩,为我们祝福吧。”这些天,我就盯着手机看,看他们进汉中过黄河,小憩成都,又向西藏开拔:“已越过4500米和4800米的两个山口,还有400多公里的山路,今天到芒塘。真好,西藏,我们来了!”老帅哥是我一直不敢造次的一长辈,可看他去西藏的微信,我却分明感受到他平时严肃面孔下的激情与活力,于是几天里,我就像后方啦啦队一样,在微信上为他们加油鼓劲。微信,让我在办公室里好像就能置身他们旅行中的第一现场一样。

 

还有一才华姐的微信一路直播她从杭州回牡丹江老家的旅行,也让我津津乐道。长途旅行我们都有过,但能把旅途的见闻信手拈来,边叙边议的如此生动,我没见过。微信可以如此直播。好看。原来,微信乾坤大,图中天地宽呀。

 

微信是我们生活中原本没有,如今横空多出来的这么一个东西。当时电视刚出来的时候,有日本人说“这是个把整整1亿人(当时的日本人口)变成白痴的东西。”微信呢?我们都在欣欣然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热闹和方便,当然还有快乐。

 

可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面:一群人聚会,完成了前面的客套,饭桌上一圈人都低头刷起微信,他们宁可在微信上看你的状态和你微信聊天,而面对面的聊天竟然让他们有无话可说的尴尬,还是在微信里从容。这是不是异化的交流?微信,是联系自我和外面世界的一扇门?微信里,还有个自我和他人的边界问题。关于微信,有好多问题,我还在慢慢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