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谓高手

(2012-02-17 07:44:02)
标签:

财经

收益

技术分析

技术手段

市场环境

股票

分类: 坐而论道

   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市场规模与成熟度不同,但基本都被证明了符合弱式有效,即通过研究走势、成交量等交易信息,并不能取得超额收益(这些研究基本是学院派做的,涵盖的时间与空间都比较广,有相当的说服力)。换言之,通过技术分析手段获得超额收益是不可能的,并且白白浪费了手续费。那么如何解释市场中经常出现的短线高手呢?短线高手不可能依据基本面选股,基本是完全依靠技术分析来操作的,他们的超额收益是如何取得的呢?

   前两天看到一个贴子,某人一年的时间将18万炒到了90万,但最近三个月的时间又亏了60万,据他说整个人进入混沌状态,到论坛来求助。看了他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短期可能存在某种通过技术手段追求超额收益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契合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变化后,这种方法就不灵了。那么,当方法不灵了,不用了不就得了,拿着那90万也很好呀,但问题是你并不知道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识别方法是否适用是需要成本的,那就是不断的亏损,由于市场的有效性,当你识别出来时,你的收益率又回归到正常水平了,也就是说前期的超额收益作为识别成本全还给市场了。所以结论有几个:

1、  确实有在短期内获得超额收益的技术手段。

2、  该手段不可持续,长期看并不能有超额收益。

3、  短线高手是经常换主角的,没有常胜将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