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夜里一点左右,客厅里一陈响动,起床后,发现装狗粮(家里有只小狗)的柜子中有东西在动,然后拿棍挑开帘,竟然跳出一只老鼠,先是跳到我身上,然后以我为跳板跳到地上,不知所终。我家住在18楼,以前发现狗粮少了,以为是蟑螂之类的。这只老鼠估计是从楼顶顺着太阳能管道下来的。第二天晚上,它还来原地偷狗粮,被我们用粘鼠板粘到了,但这不是重点。
第二天中午洗澡时,发现身上有抓痕,还有点痛,问了一下防疫站,说有可能得狂犬病,需注射疫苗,并且需要五次,共400元钱。然后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有的专家说没必要,好像美国近75年来没有发现被抓伤后感染的记录,并且我的抓痕也很轻微,注射又很费事,要去五次,想想算了。
下午与老婆出去办点事,路上我就开始犹豫,又有点倾向于想打针了,因为万一有事,呵呵,死亡率是100%。但此时我又有点难于开口了,老婆先前劝我去打针,我坚持不去;现在医院已经下班了,并且路上开始堵车了。想来想去,还是与老婆说了吧,老婆很支持,翻翻钱包,刚好够,于是办完事就去了防疫站,老老实实打了一针,在登记本上发现,同一城市竟然有三个昨晚被老鼠抓伤的,呵呵,真是没想到。
其实这件小事,造成的心里波动并不很小。事后静下来,觉得打针是对的,不打针是愚蠢的。
一、做决策时应考虑最差结果是否能接受,不打针的最差结果是死,我肯定不能接受。做股票时不要考虑最多能赚多少钱,先考虑最大损失是多少。这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方式,我一直强制自己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看来,潜意识里还没有完全接受。同样,面对模糊信息时,尽量保守。到底是专家说得对还是防疫站说得对,我无法判断,我是外行,这时对坏结果宁可信其有。做股票时,面对模糊的利好,不信,面对模糊的利空,宁可相信。不要考虑好的结果,只考虑最差结果是否能接受。
二、不能以结果来给决策打分。因为被传染的概率太小,我不打针,6个月后基本也不会发病(据专家说,几乎100%的染病人群会在6个月内发病,全世界只找到了一个人是6年后发病的,并且不能坐实,潜伏期20年是纯粹的误导)。比如我没打针,到了明年4月份也没发病,我不能说今天(打针)的决策是错的。不能因为一次闯红灯没被撞死,就说闯红灯对。这次杠杆融资做对了,下次可能就会要命。一般的思维方式是以实际出现的结果来给决策打分,但我们要逆向,以可能的结果为决策打分。
三、敬畏你的对手。想想那只老鼠,根本没把我放眼里。第二天还来原地偷,还是那个柜子的最上边,甚至还是那个时间,夜里一点左右,其实我就买了一个粘板(还买了个笼子,因没找到能挂住的诱饵,没用它设伏),放在原地,它如约而来,大概在一点四十五分,我把它溺死了。有个段子说空头与多头相遇,互骂了一声SB。呵呵,再想想,也许自己才是SB。这也是逆向思维,从对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想想,那些人为什么要卖出你正在买入的股票。
四、成本不只是你看到的那些。比如不打针的成本不只是死,还有6个月内持续的担心。买了股票后,风险太大,睡不着,也是成本。这一点,也有点逆向的味道,多考虑成本,先别着急计算收益。
逆向、逆向再逆向,不考虑如何办好一件事,只考虑如何不办砸了。股神总是说一定不要赔钱,而从没有说要想法赚钱,看来是有道理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