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初衷的选课
(2015-03-13 16:35:09)
标签:
选修课研修课 |
分类: 初中三年级 |
今天早晨,儿子给我预告:今天放学可能要晚点回来,我去听个选修课。
我不解,上周末挑选修课的时候,儿子没有看中什么课,我就说了句:没有喜欢的就算了。这选修课,是每周三和周五放学之后的一节课,我看儿子上了那些选修课也基本上都是玩儿的,上不上关系不大,喜欢的事情自己回家看看书玩玩就好。
儿子果然就没选,反正放了学都是玩球,足球篮球都有。
我就很好奇,这是什么课让儿子动了心呢?
我问他,啥课呀?他不说。
他不说,我觉得有点蹊跷,经过几番交涉(跟儿子打交道经常要交涉,我这妈混得确实有点差),儿子告诉我:发明与创造。
我听着耳熟,这课你选过的吧?
儿子说:是啊。
我终于明白了儿子开始不愿意告诉我的原因。
我心里有点不满意,这时间又拿去炒剩饭,他倒是轻松了,可是有什么意义呢?学不上新知识啊。
但是,我也没有叨叨,心想:温故而知新,复读也不见得就没有好处。
脑子里接着就闪过这个学期的选课。
按照惯例,开学就要选研修课,一周三节的研修课,比选修课的分量要重得多。
儿子首选的是美式橄榄球,另外缴费一千五。
我心里老大不乐意,交钱是一码事儿,更不乐意的是,这时间又拿去玩去了,不学点数理化,光是体育。
可儿子还觉得这个不过瘾,跟我讲,他们同学在外面上美式橄榄球课,每个周末上课,据说特别好,他要去上那个课。自己打电话过去询问,被告知要一万五千!这个可真是抢银子,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儿子抱怨,不是土豪家庭,这么点钱都舍不得。我承认,我们不是土豪,但如果我认为该花的钱,十五万也会出。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这些机构真能骗钱。
搞笑的是,过了几天接到这个橄榄球机构的电话,在我手机上显示的名字居然是一个足球机构,是我们三年前上外教足球的地方的电话!那时候,那个外教足球就挺扯淡的,人气特别低,也不可能练英语,看来是足球培训办不下去了,转行做橄榄球,我不怀好意地想,他们的橄榄球班也会办不下去。
于是,跟儿子谈判,学校的橄榄球课他可以选,但自费,如果期中或者期末考好了,我补贴。
儿子到学校就兴冲冲地去报名橄榄球课,却发现只有四个同学选课,能否开课成为悬念。
这周研修课正式开课,果然就被告知,橄榄球因为人数太少不能开课,取消了。
其他热门课程当然都已经报满了,儿子被推荐去选一个“国际理解”的课程,这名字听着就生僻,我倒是不反感,我感觉,儿子将来是个对政治感兴趣的人,听听这个也很好。
这样,周二的课程就变成了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国际理解。
至于周五的研修课,儿子按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分子生物学,倒是很高大上的课程。
可是,因为选这门课的同学有三十多个,而容量只有十几个,要进行筛选,毫无悬念,儿子被选下去了。
儿子说,那么多学霸,我根本竞争不过他们。
在这里吐槽一下,如果这些课程都只是给学霸们开的,提前说一声,生物期末考试分数低于多少的就不要自讨没趣了。
儿子的好朋友就劝他,你去选水球课吧,因为好友选这门课。
没成想,水球课的命运跟橄榄球一样,都因为选课人数太少而取消了。
你说,儿子这个圈子,都是喜欢这个冷门运动的。
分子生物学选不上,水球不开,选个啥呢?
跟好朋友一合计,两个人都选了预备医生。
这个倒真是符合儿子的兴趣,有事没事在家里倒腾医药箱。
我们调侃儿子,你从小就是戴江湖,现在还去学预备医生,是不是有点屈才了?
儿子毫不在意,他肯定觉得这个好玩。
就这样,这课程选的,跟初衷基本上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