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拍马屁
(2015-03-13 14:04:55)
标签:
拍马屁师生关系 |
分类: 初中三年级 |
儿子喜欢读报纸,原来读新京报,后来改为读北京晚报。
买报纸都是花他自己的零花钱,一张报纸一块钱,一个星期二十块钱零花钱,买得起。
因为是他自己口袋里的钱,就看得比较重,我和他爸看报纸都得征得他的许可,而且,报纸页面顺序不能乱,不能折,他有些说不清楚的怪癖。就这样,还经常得优先他看完,甚至他要是不高兴了,就是看完了也不允许我们看。
我和他爸对他进行多次教育,从这零花钱都是爸爸妈妈挣来的,到要孝敬父母,即使不孝敬父母,懂得分享,让报纸发挥它的作用也是好的。各种道理讲了几箩筐,现在基本上我们能读着他买的报纸了。
我们平时自己都不买报纸,看看儿子买的报纸,觉得也不错,有些新闻,有些轶事,还有天气预报。
儿子买报纸一般是放学回家的路上,地铁口边。
周三,也就是前天,儿子买了报纸回家。回来就手把报纸扔在沙发上,我上一天班累了,就拿起报纸看,都是两会的提案,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有些博眼球的奇特,看个稀奇,看完就把报纸扔沙发上了。
吃过晚饭,该儿子写作业了,他却把报纸捡起来,去自己房间读,趴在床上读。
读了没多久,就听见他喊:快看快看!我们X老师上报纸了!
X老师是他们的语文老师。
我揣测,是他们X老师五子棋比赛获奖的消息。他们语文老师很奇特,UCL学比较文学的,英语绝对一流,而且,正宗的英式口音,却教语文。英文好还不足为奇,奇的是五子棋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在国家水平的比赛中拿过冠军!这样的水平应该去当体育老师,而且,是专业的。
所以,我猜测是体育消息。当然,也不排除是写的文章发表了,但总不至于是两会代表给提案吧?或者是重名的人?
接着,就看见儿子捧着报纸过来,指给我看,果然看见一篇文章,右下角清清楚楚地写着:人大附中语文老师XX,是一篇作文的点评。
然后,我给儿子支招:你明天拿着这张报纸去见语文老师,他一定很开心。
昨天,周四,儿子放学回来之后,我问起儿子,你真的把报纸给X老师看了吗?
儿子说:给了呀。
儿子把报纸拿去给X老师看,老师很是诧异,问他:你还看报纸?
老师解释,这是北京晚报和人大附中合作的一个项目,学生投稿,老师点评。
老师说:其实那个学生的文章写得一般,来回修改了几次,才是现在发表的样子。
儿子说,我觉得那个文章还不错,至少比我的好多了。
X老师说:我觉得你也可以投稿。
儿子着重描述了一下老师的神态,他说:X老师说完这话,笑了一下。那意思,X老师真逗!
老师又问:这种角落里的版块你都看到了?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那张报纸我是先看的,怎么我就没看到呢?
想起LG读书的时候,晚自习看报纸,也是连广告都要读一遍的,因为实在不喜欢写作业和看教科书,难道这种习惯也遗传么?
当然,如果不是这么仔细,怎么能看见老师的大名呢?
后来问儿子,你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跟老师交流的呀。
儿子开始觉得有点不愿意讲,觉得我别有用心,几经交涉,才告诉我,放学之后,在走廊里,没有人围观。
确实,我想看看他做事情的方式,看来,比较得体。
我调侃儿子,你这马屁拍得有水平啊!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语文老师每次给儿子的平时成绩都不低了。
虽然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不少,但能在报纸的角落里发现老师名字的恐怕只此一人,老师怎么能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