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酒局7点开始,认真品酒,认真做笔记,我把杯中最后一点Roumier的红喝完,看了下手表正好是10点半,3个半小时,收获多多,与酒的相处,与人的对话都令我思绪翻腾到不能马上平复,随意写点真实感受防止时间流逝里的忘却。
今晚在Krug1998磅礴有变化的开场,过渡到了西澳Vasse
Felix,她的香气与口感中落差的表现和变化揭开了本场严肃品酒的序幕,接着一款大名家的特级夏布利给大家来了点“豆沙”香气,主人推测是受热缘故,在场爱酒之人还是越过了香气的障碍感觉了复杂又有结构的酒体,虽然小有遗憾,但似乎于我又多了份难忘的体验。
而后进入盲品的阶段。
撕下面纱时,大家一致觉得纵使是一款酒商酒(葡萄为收购来),Leroy的这款白已经颇具水准,体现了特级园的风范,而且Meursault村本身没有特级园,这么一想,名符其实的味道更突显。
这款干白被大胆地用醒酒器醒酒了大约40分钟?(时间上如果我有出错,麻烦今晚一起品酒的朋友更正)而后倒入酒杯,起初有人觉得香气中有浓郁的油脂感,此刻,满桌法语单词四溅,恕我没有一一明白,对于我而言,起初的香气过于张扬,甚至酒精感都有一种迸发般的表现,转而进入甜美新鲜的菠萝香气,有人说是“新鲜切下的菠萝疮口”——有点恐怖但又贴切的描述。
http://s4/bmiddle/6cc6ceb2td5db33d4c943&690Leroy Meursault 1er&nb" TITLE="碧玉与红宝石——难忘的品酒会,小记两款勃艮第一级园(Masion Leroy Meursault 1er&nb" />
品一口,酒体的均匀和结实感是第一印象,而后是质朴而不做作的表现,酸度并不太突出,至少于我而言不是那种极具活力的表现,也或许我对酸度的敏感度下降了?
席间有朋友觉得其酸度偏高,我特此留出这一笔,想说明品酒本身带有主观性,没有绝对的标准,前提是如果让你愉悦就是好酒,至少这一点,此酒今晚非常出彩。
下一个30分钟后,香气中的矿物感开始占主导,接着开始进入甜美的香草氛围里,香气中带着圆润和亲和力,这种甜美逐渐又过渡到一份及甜美又新鲜纯净的状态里,令我最感到惊奇的是,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我留着一些在杯中始终没有饮完,不断地探究她的发展和变化,直到最后都没有让我失望。
每次喝Leroy的酒,酿酒师的影响力,酿酒师的个人风格总是要被大家细数一番,今晚在场的有长期居住勃艮第的资深专业人士,无论观点如何,我们都承认纵使葡萄非酒庄自种,也依然可体现Lalou夫人酿酒高明的表现力。
这款酒最初的张扬或许是Lalou给予多数勃艮第人和全世界爱好者的表象,而她内心深处追求的也许是酒到后段自然流露出的亲切的甜美和一种令人享受的纯净,这种美好令我联想起美玉的温纯,需要机缘相遇,需要时间才能最终体会。对于我而言,再一次被Leroy变化莫测又持久曼妙的香气所折服!
白酒结束后过渡到三款红酒,期间的海鲜泡饭和醉蟹鲜甜、爽口又难忘,爱葡萄酒的人对于美食的态度也如同对酒一般,闻香,品味是必修课,法国来的大师级人物还在醉蟹里找到花香,下次去我一定要问问厨师用没用桂花,一笑。
http://s14/bmiddle/6cc6ceb2td5db4a858b7d&690Leroy Meursault 1er&nb" TITLE="碧玉与红宝石——难忘的品酒会,小记两款勃艮第一级园(Masion Leroy Meursault 1er&nb" />
第一款盲品的红酒是以色列西拉,坦白说国别是很难猜到的,不过葡萄本身的风格体现比较明显,酒酿得很用心,集中感,层次感都完美体现!谢谢酒的主人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有机会领略以色列名庄的风范;1985的Barolo极为典型,蘑菇干,干花香芬芳,酒体讨好人,中规中矩!
今晚最令我难忘和感动的是盲品的最后一款干红,居住在勃艮第的资深人士带来的,所以盲品的范围已经被暗示在勃艮第了。有个朋友非常幽默的说:茫茫的勃艮第,怎么猜得出是哪里哟!
其实,盲品的结局对我而言并不最重要,勃艮第每个村,小到每个葡萄园都有其相应可被描述和被体现的风格,如果能通过酒的表现来做描述和推论,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学习。不过有些时候如果遇到一些神圣的酒,盲品也未免有亵渎之嫌疑,所以就不采用盲品了。
我相信今晚的6个参与者都会难忘这款名家的一级园。我的难忘首先源于这款酒今晚几个小时充分表现了一款酒从沉睡,闭塞到舒张,到完全体现美好的过程。
下午5点打开瓶子后,晚上8点多倒入杯中,香气该如何形容呢?最直接简单的名词是——石墨!对,这就是一款带着厚重,带着基本不透明的面纱的中东女性?她或许很美,可惜我看不到……于是大家断定此酒还很“封闭”。
http://s16/bmiddle/6cc6ceb2td5db363a0f4f&690Leroy Meursault 1er&nb" TITLE="碧玉与红宝石——难忘的品酒会,小记两款勃艮第一级园(Masion Leroy Meursault 1er&nb" />
转机出现在大概一个小时以后,封闭朦胧躲藏着的香气中出现了红色水果的香气,夹杂着些许动物的毛皮。从闭塞到舒展的酒给人的愉悦感是加倍的,因为起初遇到的冷落也在这一刻被安抚似的,至少我的内心充满兴奋和进一步的期待。
此时的酒体结构已经很匀称,我没有往热弗雷香贝坦gevrey-chambertin村去猜想,因为我觉得他并非带着强劲的肌肉感的那一款。
他表现的更多的是深邃,坚毅,持久……
如果打比喻,他会令我想起《入殓师》里的男主角本木雅弘。我看这部电影起初是有放弃的念头,觉得一个大提琴演奏手去做这样的工作实在过于压抑和惋惜,可是在他极度细腻又有张力的表演里,把人的生离死别用另一个角度去诠释的过程里我被很真实地触动了。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透露的对生命的尊重与敬仰在最终很打动我,就好比在这款酒中捕捉到的一丝香气,口感中领略到的一份坚实感,都让我读到酿酒师背后的执着与韧劲,酿酒师对于风土,对于自然的诠释和演绎。于是除了难忘,这款酒的美好也深深感动了我,在瓶子被解开包装后,我竟然忍不住鼓掌,连声感谢酒的主人。
这款Roumier的一级园,到最后30分钟,香气中的花香与纤细,口感的均匀架构里表现出的层次感,延绵的回甘,如果说它是一款特级园,并不会有太多质疑。席间,我们讨论到,不可否认,对于酒有时我们太受到品牌的影响,所以盲品在某种意义上把先入为主都归零,是非常有意义的做法——英雄不问出处,品到好喝,感到精彩就是上品。
太喜欢这款酒的表现力和带给我的感受,于是我要求把酒瓶带回家中收藏,写着这篇今晚的感受,看着酒标上依稀宝石红色的颜色在脑海中浮现,好似这款酒给予我的联想,谁说他不是一块红宝石呢?
http://s10/mw690/6cc6ceb2td5db38966ae9&690Leroy Meursault 1er&nb" TITLE="碧玉与红宝石——难忘的品酒会,小记两款勃艮第一级园(Masion Leroy Meursault 1er&nb"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