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冬保养的洗脸、美白与去角质=台湾苹果日报20130923邀稿

(2013-09-25 20:20:43)
标签:

秋冬

敏感

保湿

美白

趋势

分类: 护理心得分享
秋冬保养的洗脸、美白与去角质=台湾苹果日报20130923邀稿
Yahoo决定关闭blog。自即日起,极致皮肤科的blog搬到了http://www.abskintw.com/。您可以扫描上面这个「太大」的二维条形码,找到这个新地址)

Dear宋医师,您好~

我是苹果日报副刊美容记者,之前爽报与您合作过爱漂亮的专栏,觉得宋医师人好又专业XD,不知现在是否可麻烦宋医师一下,替我回答一些与秋冬保养有关的保养问题?

一.      有哪些今年流行的新成分保养品(例如:之前流行过杏仁酸)是适合秋冬美白可使用的?是否有光敏性?

您既然了解我,就知道我不追求流行……

其一,「医学」是非常严谨的科学,「擦在脸上的保养品」实际上会渗入皮肤,真正影响皮肤的健康状态(变好,或变坏)。因此「流行的新成分」这件事在商业营销或许是对的,在医学界往往是错的——这种「疯狂一阵子之后,开始发现非预期反应」的蠢事,「脉冲光的斑马纹事件」、「电波紧肤后莫名其妙的脂肪萎缩」、「肉毒杆菌素剂量不慎变殭尸脸」、「错误皮下填充手法造成眼睛瞎掉」、「飞梭雷射后的奇怪反黑」……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又一个箩筐。

严肃地说:流行,追求最新且惊人的概念;医学,追求最安全且稳定的效果医学与人命息息相关,因此医学界不看流行,我们只看「有哪些成分、那些行为,长久下来是稳定且可以预测的?」

这个题目请原谅我将它改成「那些美白成分适合秋冬使用?是否有光敏性?」

秋冬美白的题目,就季节顺序来看,可以思考:

「夏季晒伤后,迅速褪红以预防反黑」

「已经变黑之后,如何安全美白」

这二个面向。更深入地看,还应该讨论:

「这些美白成分在相对干燥的秋季与冬季使用,会不会造成皮肤的负担」

甚至是

「敏感肌肤使用了这些美白成分之后,会不会造成更多的潜在发炎,最终引起更多的反黑反应」!

<=补充说明一下,「敏感肌肤」这个名词虽然皮肤医学界还没正式承认,但是「敏感=潜在发炎」这个概念基本上已经众所同意)。

从「夏季晒伤后,迅速褪红以预防反黑」下手,各位可以发现许多抗发炎成分,如植物萃取物、维它命C与维它命E……甚至使用类固醇等药物,都是可行的思考方向。

「已经变黑之后,如何安全美白」则可以考虑简单酸类换肤(例如您提到的杏仁酸换肤或胺基酸换肤)、左旋维它命C、曲酸、维它命B3(烟碱酰胺)……甚至维它命A酸、对苯二酚都在考虑范围内。

但是!

一旦思考「这些美白成分在相对干燥的秋季与冬季使用,会不会造成皮肤的负担」这个议题,酸类换肤(从果酸到杏仁酸)、曲酸……就立刻被排除在外。然后「敏感肌肤使用了这些美白成分之后,会不会造成更多的潜在发炎,最终引起更多的反黑反应」又使得类固醇、对苯二酚与维它命A酸(合起来称为「美白三合一药膏」)变成不可使用的选项。最终只剩下烟碱酰胺等几个相对少数的成分可以通过考验?

这么啰哩啰唆地讲,只是要提醒各位:「理论上可以用」不表示「实际上可以用」。即便是最温和的左旋维它命C导入,我都见过表皮轻微灼伤,然后结痂变黑的案例。

(维它命C也是酸;学名称为「抗坏血酸」)

另外,从「成分分析下手确认保养品」这件事,早就被医学界判决出局了——从成分表可以大约猜测保养品的设计意图;但是该保养品「厂商是不是诚实」、「有没有如厂商宣称的效果」、「会不会出现非厂商预期的意外」都不可能藉由保养品成分表阅读而确认。(补充阅读:「以阅读成分表方式理解保养品」?不!可!能!

如果各位听不懂,请思考一下「阳春面的成分表」。

所谓「阳春面」,不外就是面条、盐巴、大骨汤头、一些胡椒粉与几点青葱。讲究些的老店家可能撒上几许蒜末。但是「面条、盐巴、大骨汤头、胡椒粉、青葱、蒜末」的成分表,并不足以表示该阳春面好吃与否;更严肃地说,甚至连该阳春面「长什么样子」都说不上来——面条可以粗扁而软烂,也可以细圆而口感坚硬;大骨汤头或许清澈却浓郁,也可能只是一大堆廉价油脂混合。盐巴多寡、胡椒粉的含量、青葱绿脆或腐坏、蒜末烘培的功夫……这许多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碗「最简单的阳春面」。成分表看来相同,相对比例、材质等级与师傅做工不同,阳春面的卫生状况就大不一样,遑论风味各异!

因此,讨论「那些美白成分适合秋冬使用?是否有光敏性?」这个题目,还是必须回到皮肤科医师的老本行:现场持续观察,以确保「理论上正确,实作上也正确」

也就是说,「最」正确的建议是首先多搜集资料(现在Google很方便的),那些美白成分是酸性作用,那些美白成分是(抗氧化)还原作用……这许多成分的光敏机率如何?然后在使用前作一次肌肤监测,留下使用前的基础数据;使用后每一星期到一个月追踪一次。藉由反复对照这些数据,最终您会知道终端产品的长期作用与风险

请记住:您买到的不是「单一成分」,是「整个产品」;阳春面好不好吃,不能只谈「玫瑰岩盐与深海海盐」的差异。阳春面安不安全,也不仅仅是「盐的出处是不是遭受福岛辐射污染」,还包括了「这碗面是不是太咸?」、「会不会一口气吃了太多碗,累积太多盐分?」这许多现实问题。

至于追踪、比对的频率,基本上保养品作用速度很慢,除非已经是判读高手,一个月追踪一次就可以了。以我的判读功力,一周到十天的追踪频率,偶而还看不出什么太大差异呢。

 

二.      秋冬时,洗脸去角质的正确步骤或方法?

对正统皮肤科医师来说,「去角质」基本上是不需要的、根本错误的行为。从演化角度来看,角质的「先天设计」就是帮助皮肤抵抗外界的物理摩擦与化学渗入。因此单纯从皮肤科医师角度来看,根本不存在「正确去角质」这个说法。

然而从「伤害皮肤的修复协助」与「皮肤美容学」立场看,「必要的去角质」是可以理解的——冬天脚后跟厚化龟裂,必须适度减少角质厚度,才能让滋润油脂确实乳化角质,最终产生酸性保护膜效果。如果没有减少角质厚度,即使拼命给予保湿滋润,也不容易产生好效果。况且角质真正软化(乳化)后,不断地走路摩擦,还是可以帮助角质磨损,慢慢出现「适度、天然去角质」结果。

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是:正确且适度地保湿,就可以达到皮肤自然代谢的结果,不需要刻意地去角质。从文献与监测中知道,保湿产品中的乳化剂已经成为皮肤敏感、刺激的可能来源。因此「正确且适度地保湿」也意味着「必须使用长期监测安全的保湿产品」加上「适度地维持保湿状态,不要过度给予保湿成分」

细胞是活的,有一定的耐受度,也就是一定的剂量承受力。因此这许多「适度」、「安全」字眼,就是「长期监控、长期比对;以确保永远维持在正确剂量范围内」的科学意义。只有适度,才有安全。

 

三.      在秋冬时,夜间美白的正确步骤或方法?

看到这里,您就知道这题目其实算是回答过了:美白的原则不外乎「预防」(防晒与褪红)与「清除」(去角质与抗氧化)。褪红、去角质与抗氧化都是渗入行为,因此必须以「长期监测,反复对照」来确定终端产品真的出现厂家所宣称的效果;并且以「长期监测,反复对照」来预防厂家也不知道的未知风险

(也许您会问,「未知风险」是什么?记得「佳丽宝白桦精粹『美白却白斑』事件」吗?您猜佳丽宝公司「愿意」发生损失500亿日圆的事件吗?)

因此,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回到前面说过的:首先多搜集数据……然后在使用前作一次肌肤监测,留下使用前的基础数据;使用后每一星期到一个月追踪一次。(补充阅读: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四.      未来2014年宋医师觉得保养趋势会是如何?

1993年果酸火红,2000年脉冲光与肉毒杆菌素风潮,2002年玻尿酸进入台湾、2004年净肤雷射,2005年电波/射频紧肤,2006年飞梭雷射/点阵激光进入台湾……至今六、七年来,「真正」美容医学基本上处于一个沉闷、没有创新性突破的状态。

各位也许看到微整形与生发领域开始茁壮,看到溶脂、体雕的四处风行。但是在专业医学会教育主委(就是我)眼中,这些后来的小火星,其实没有太多的创新作为。讨论「2014年的保养趋势」,以目前看到的新科技状态,估计仍旧是「把改善吹嘘成创新」的状态。

但是……请容许我再一次提醒各位:时尚界讲究「愈新潮愈好」,医学界在乎「愈安全愈好」。错误地套用「愈新潮愈好」的心态,各位往往只有「受伤」与「更受伤」的差异。请各位理性地想想清楚:一方面抱怨「我不想作白老鼠」,一方面又盲目地「追求2014年最新保养趋势」,这难道不是很矛盾的事吗?

 

五.      今年最火红的几个新成分?明年会红的新成分?明年整形、医美的趋势?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思考。依照今年(现在都已经九月了)观察的科技趋势,估计明年大家会看到生发的浪潮(虽然生发本身几十年来没有太多进步。植发倒是有些不同),继续出现雷射或超音波溶脂的广告……

最后,小声且秘密地(?)告诉各位:估计二、三年内,各位不会看到厂商在脸部皮肤的保养与治疗上有太多着墨及宣传(除了每年春季与秋季的例行「最新科技成分」吹嘘之外……)。理由很简单:没有真正创新,就没有真正突破。

报告完毕。

核心精神声明:

        我不反对使用保养品!我唯一的关心就是健康!因此我反对「盲目地使用保养品」、「盲目地执行医学美容」

根据科学逻辑,要确定保养品或治疗的安全,应该在使用前、使用后都做纪录;而且必须长期监测,反复比对。这就是呼吁建立「使用保养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为什么护肤品「长期使用有危险」?=谈「实验室数据」与「长期追踪PMS数据」的核心价值。

如果相信单次监测的「证据」,就会出现「使用类固醇的褪红效果很好,应该长期使用」这么愚蠢的事!保养品与医美治疗长期使用、大量使用;对身体的影响深远。只有真正长期监测,才能确保长期剂量安全。(「皮肤测试」、「皮肤检测」与「皮肤监测」有什么不同?=专业医疗论坛问题回答

        如果您初次看到这个blog,发现「看不懂文章内容」。这是因为作者能力不足,文章悟道的顺序不一。拜托您买本循序渐进的科普书籍肌戒毒:14天不洗脸的真正医学美容也可以听录音档。理解真正真理之后您就会发现:

因为医美措施而敏感、痘痘,甚至酒糟∕玫瑰痤疮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错误保养品、雷射∕激光疗程产生黑斑是必然的!

任何伤害出现的反黑、发炎、脱皮、粉刺与红肿、刺痒……一定有改善!

只要正确实施并遵守肌肤监测的指导,这就是您最重要的科学证据!如果您同意上述理念,想定期获得真正的医学美容与保养品讯息?还请订阅本blog

        极致,只做对的事!为了帮助更多患者,极致希望获得高手们的分享。如果您对某种治疗的医学证据非常有把握,还请告诉我们。极致会谨慎地评估,并协助建立相关肌肤监测原则。至于买书……

博客来网站买书按这里(海外也可以)

大陆当当网按这里

大陆淘宝网站按这里

香港CP1897网络商城按这里

新浪健康;好书推荐

补充阅读:

「肌戒毒:十四天不洗脸的真正医学美容」 2013-01-04 19:09:46

「肌戒毒」整体概念:电视专访 2013-06-18 20:18

「肌戒毒:十四天不洗脸的真正医学美容」台湾广播公司录音档 2013-02-01 21:23

敏感/酒糟肌肤的自我疗护谈「十四天不洗脸」的自然医学学理猜想 2011-03-15 21:27

患者教育应教导患者进行逻辑思考=医学美容时讯专稿采访 2011-05-06 20:39

教导逻辑,才是好老师!=谈「如何看懂这个部落格」 2011-11-25 18:57

宋奉宜 静脉 输液 点滴 挂水 类固醇 抗组织胺 周年庆 爱尔丽 伊美尔 干细胞 牛尔 专家 达人 悠美 朱芃年 邱品齐 张丽卿 消脂针 光泽 皮肤科 咨询师 违法 飞针 抓痒 林志玲 马英九 蔡英文 苏贞昌 陈文茜 林上立 林静芸 书田 蓝淑馨 赵昭明 葆拉 化妆品警察 雷射 激光 左旋C 杏仁酸
爱滋 罐头 蜜糖妹 大乐透 黄金 价格 热气球 鬼月 拜拜 煎蛋 知识 心肌梗塞 症状 处女座 彗星 撞太阳 makiyo 七夕 嘉年华 老人 开车 陈庭妮 接吻病 购物 后背 书包 开学 文具 mia 前夫爆料 江美仪 牛肉或高达 胖达人 手机广告 连睡59天 第一女儿 裸照 刨冰洗头 陈凯琳 花车 貌丑不能当警察 阿娇改名 男友追踪器 蔡思贝 瓜瓜神肉 王祖贤胶面 郭晶晶产子 带着微博去旅行 男童双眼致残 小龙女陈妍希 金希澈830退伍 麦蒂从NBA退役 微博炫吃大赛 我就是处女座 陈妍希滚出娱乐圈 反对日本申奥 开学倒计时 10年后的exo 偶像自黑大赛 晒出儿时2B照大赛 张智霖生日快乐 带着微博去蜜月 你最喜欢的男明星 男童被下药挖双眼 怪兽大学
秋冬 敏感 保湿 美白 去角质 趋势 换肤 果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