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毒皮膚重建
敏感肌與酒糟肌的肌戒
毒皮膚重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237
  • 关注人气:3,9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定「要」防晒≠一定「要擦」防晒乳;谈「防晒」的风险

(2011-11-07 11:35:31)
标签:

大s

防晒

伤害

美国

研究

护肤

保养

彩妆

监测

敏感

酒糟

玫瑰痤疮

肝斑

黑斑

分类: 黄褐斑、黑斑、美白与激光反跳

每次到了秋天,总有许多护肤品厂商、皮肤科医师提醒消费者:「不要因为秋阳温暖,就忽略了防晒」。这样提醒的本意是对的,但是做法未必正确。

因为亲自肌肤监测,我们发现并不断提醒「防晒也是有风险的」(使用防晒乳,结果变更黑?细谈防晒产品的「功与过」=上海周末画报邀稿),消费者与所谓「达人」们似乎不能理解,仍旧对着旧知识盲从。为了导正这样的盲从,我又写了几篇什么人「必须」使用防晒产品?之类的指导文章。

这次美国讲话了,大家还是懵懵懂懂,似醒非醒?

「防晒」=「防止曝晒」

如果各位深思「防晒」最原始的意义,一定理解「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组织的伤害」才是核心精神。换句话说,我们追求的应当是「对皮肤组织不伤害」,而不是「必定要使用防晒品」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防晒产品也可能伤害皮肤!

化学性防晒成分毒性渐渐为人所知:

苏黎世药学与毒理学研究所的Margret Schlumpf医师(University of Zurich's 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认为多种防晒成分,如benzophenonebenzophenone-3)、homosalate以及octyl methoxycinnamateoctinoxate会干扰荷尔蒙作用,影响老鼠胎儿脑部发育(特别是下视丘-垂体-性腺系统;hypothalamo-pituitary-gonadal system)与生殖系统。

牛津大学的一些研究也显示octyl methoxycinnamate经过紫外线照射后,会分解出化学活性更强的代谢物。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也有类似的光毒性风险。研究结论是:二者的原型态(未光解)已经具有细胞毒性;至于光解后次级产物的风险就更难评估了。

物理性防晒成分可能导致皮肤干燥:

至于物理性的防晒成分,如titanium dioxidezinc oxide,因为是物理阻挡方式,防晒能力、广域都比较好,而且相对于会降解的化学性防晒成分,物理性防晒成分的稳定度佳,维持时间也长,不需要经常补擦。

听起来如此「完美」的防晒成分,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首先是「黏剂问题」。物理性防晒成分用的是「实体遮蔽效应」,也就是「直接将粉体黏着于皮肤上,确保隔光效果」。「物理粉体保证无毒」不表示「化学黏剂保证无毒」

        其次是「掉粉预防」。在敏感肌肤盛行的今天,「酸性保护膜的缺损」几乎成为常态。换句话说,大家的皮脂保护已经不很足够;这时候大量使用粉体(无论是防晒、彩妆还是隔离);轻者干扰皮脂膜的自我修复,重者继续伤害皮脂膜

(这些内容都在使用防晒乳,结果变更黑?细谈防晒产品的「功与过」说过了)

新闻终究是新闻,说得不清不楚~

各位会看到新闻内容(后附),然后会出现一个迷惘:那我究竟应该听谁的?

这个早就有答案了:陷入了护肤保养的完全迷茫期!?简单的结论就是:

        依教不依人:佛陀涅盘时告诫我们:「不要相信任何人,相信契合佛学逻辑的教义」。不要相信任何厂商不要相信任何产品不要相信任何广告不要相信任何医师不要相信任何美容师不要相信任何朋友不要相信任何名人只相信呼吁建立「使用护肤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科学证据!

        成分分析学派:对一般使用者来说,不!可!信!「以阅读成分表方式理解护肤品」?不!可!能!

        所谓美容达人:我不相信达人,特别在这个快餐年代,所谓「美容」或「医学美容」这个领域(S复出保养界 人生哲学:狠狠的试!=广告/新闻阅读

        只能亲身尝试了:说实话,您可以考虑相信我(<=问题是,您信吗?为什么要相信我?)。身为逻辑追寻者,我认为最正确的作法是尝试,然后使用前、使用后呼吁建立「使用护肤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S说的「狠狠的试!」原则上不是错的,错的是不应该盲目地「狠狠地试~」。盲目地试,结果就是更严重的敏感,更深沉的肝斑!

        即便您相信我,也应该这样做:道听涂说,或者把自己的健康、权益交给他人决定,这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就是如何「正确」选择护肤品?文中提倡的「真正正确选择护肤品的方法,就是实际去用,然后不断监测!

怎么知道「防晒有没有擦太多」?

我们知道,「医生建议,为了让防晒效果彻底发挥,外出前20分钟就要涂抹,但每个部位的量只要一元硬币大小就够了」这些说法是无意义的:一元硬币究竟是新台币、美金、人民币还是日圆?还有「外出前20分钟就要涂抹」已经被多次驳斥为「无意义的说法」,这些「达人」~~

我们怎么评估「防晒有没有擦太多」、「护肤品安全不安全」?很简单,先做个肌肤监测;擦一阵子之后,再做个肌肤监测。根据「两点成一直线」的趋势预测,我们就可以「预测」护肤品伤害!

请容许我再啰嗦一次:跟着错误的思考走,结果就是更严重的敏感,更深沉的肝斑!

一定「要」防晒≠一定「要擦」防晒乳;谈「防晒」的风险

越厚越防晒?! 防晒乳液恐伤肤 2011/11/06 12:00 华视新闻 台北市综合报导

虽然已经进入秋天,但偶尔还是会见到阳光露脸,防晒步骤少不了,但别以为防晒擦的越厚就越好,因为现在有美国研究指出,如果防晒擦太多,可能会影响人体阻挡紫外线的自然机制

在阳光沙滩上帮穿着比基尼的辣妹擦防晒乳液,这是网络票选最令人向往的工作之一,但现在美国布朗大学细胞生物学家却研究发现,如果防晒乳擦了太多太厚,可能会造成反效果,影响皮肤自我防护对抗紫外线的能力

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白种人研究,比较起来,肤色较黄的亚洲人种在阳光下曝晒时,身体会产生麦拉宁色素,让皮肤变的比较黑,强对抗紫外线的能力。因此相较之下,虽然罹患皮肤癌的机率要比白种人低,但防晒乳同样不能涂太多。

医生建议,为了让防晒效果彻底发挥,外出前20分钟就要涂抹,但每个部位的量只要一元硬币大小就够了,如果需要持续防晒性每3小时补擦一次,我们的皮肤虽然比较「耐晒」。但晒久了还是会变黑或长斑,为了健康和美丽,防晒步骤还是不得不大意。

部落格设置目的:

        「微博答客问」栏目开通说明更多影音视频档

        专业敏感/酒糟/玫瑰痤疮肌肤治疗机构;特别是错误雷射/激光/医美/护肤品后反黑、发炎、脱皮、粉刺与红肿、敏感问题

        想定期获得真正的医学美容与护肤品讯息?请订阅本部落格

补充阅读:

Sunblock and Sunscreen, R. Maurer

Toxicity and Phototoxicity of Chemical Sun Filters, S.T. Butt and T. Christensen

使用防晒乳,结果变更黑?细谈防晒产品的「功与过」=上海周末画报邀稿 2011-08-10 15:44

什么人「必须」使用防晒产品?=微博答客问2011081802 2011-08-18 20:14

陷入了护肤保养的完全迷茫期!?=微博答客问2011110401 2011-11-04 19:08

如何「正确」选择护肤品?一位新格友的疑问=拾美网改写版 2011-10-20 18:22

呼吁建立「使用护肤品/疗程时,请随时监测肌肤反应」的正确心态 2011-01-06 16:11

S复出保养界 人生哲学:狠狠的试!=广告/新闻阅读 2011-11-04 11:23

肌肤监测是否可以「预测」护肤品伤害?格友来函 2011-01-06 16: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