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前教育”与起跑线焦虑

(2012-05-31 08:47:28)
标签:

超前

教育

起跑线

校园

分类: 校园.声音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近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公开征求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其中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指出,“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还有诸多对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较具体的建议。

  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为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减负,给低幼年龄的孩子足够时间来干他们最喜欢,同时也是最应该做的事情:玩耍,快乐地玩耍。

  6岁之前的儿童只需要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尽管教育部的这个说法被部分家长视作无用功,认为无论可操作性还是最终效果都值得怀疑,甚至还有家长认为,在目前教育资源有限、小学入学要求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这个规定无法摆脱“纸上谈兵”的嫌疑,但大部分家长还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将有助于让全社会对于“超前教育”的热衷得到降温,也可以让自家的小孩脱离过早的学习压力。

  不仅如此,家长们自己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提早掌握与年龄不相称的知识和能力,比如说,教刚会说话的孩子背唐诗、说英语;教四五岁的孩子掌握小学的语文和算术知识;让上小学的孩子在假期提前学习高年级的基础知识……更有甚者,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心理,一些早教机构喊出“7岁读初中,15岁上大学”的口号,将中国的早教市场做到了全球最大的规模。

  据一项名为“你为什么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调查中,超过45%的家长曾经带孩子参加过早教,超过60%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三分之一的家长选择开发孩子的潜能,认为发展越早越好,才能越多越好。但在教育专家看来,恰恰是这种早期教育的“小学化”、“未来化”,导致我国学生的厌学情绪呈现出低龄化现象,厌学率出现年年增高的态势。而调查显示,这些厌学者中大部分都有着过早接受知识教育的经历,过早受到过“小学化”的灌输式教育。

  自己的孩子在上学前该怎么教育,居然到了要教育部出台指南建议的地步,这充分说明学前教育已经超前到了何等地步。《指南》也不是硬性的规定,更是对家长和社会的一个提醒和忠告,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教育更不能要求格式统一,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样更加的不现实和不正常。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希望看到孩子们能够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做自己的父母喜欢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