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比赛,喝啤酒;庆祝胜利,喝香槟
(2012-08-05 02:22:53)
标签:
葡萄酒香槟奥运会文化 |
观看奥运,是很社会的活动。很社会是指这件事本身是个群体性的活动。我猜想很少会有一个人默默看奥运的人,看比赛的乐趣就在于一家人,或者一帮人聚在一起,品头论足,津津乐道。这种场合(又是夏天),在好的葡萄酒也抵不过啤酒的爽快,此外品啜葡萄酒的节奏似乎总跟不上比赛的节拍,因此看比赛喝冰啤再适合不过了;然而等到庆祝胜利,那种高潮,那种心情,是要请出香槟 (Champaign)的。香槟可以说是舶来酒中大家最为熟悉的了。我记忆中的香槟是F1车手夺冠时绝不可或缺的道具,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开香槟的方式便是用力晃动,泡沫四溅。。。真正接触了香槟之后才明白赛车手的开瓶方式既是欢乐的极致表现但同时也是错误对待香槟的极致表现. 事实上,由于香槟本身的高昂价格,饮用香槟时最不希望发生的便是由于开瓶不当而导致令人心痛的浪费。
香槟地区
之前很多人以为所有气泡酒都统称香槟,实际上只有从法国东北部香槟地区出产的由传统瓶中二次发酵工艺制作的气泡酒才有资格称作香槟。香槟地区耳熟能详的产区包括Reims
葡萄品种
3. 曼纽(Meunier)
制作工艺
在’明媚午后,手执一杯Prosecco'一文中,我有简单聊到香槟的制作工艺。与Prosecco不同的是,香槟的二次发酵是在酒瓶中完成的。发酵结束后,精疲力竭的酵母会经历自溶后释放出体内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而这在很大程度赋予了香槟酸涩背后迷人的面包香味。酵母自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至4-5年,多至10年之久,自溶结束后,由人工或机器缓慢倒悬瓶口(riddling),
香槟的口感
我常常说香槟具有很成人的口感 (wine for grown-ups).很多人初尝该酒常常会皱眉吐舌:太酸了!比起Prosecco的平易近人,香槟确实需要细细推敲。作为香槟酒的簇拥者(排除价格因素),令我最为着迷的是当舌尖历尽最初微小气泡的刺激及令人振奋的尖酸滋味之后瞬时的放松及此后酥润面包香的抚慰。有点苦尽甘来的感觉,又或者渐入佳境,这和经历成功,庆祝顺利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