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又到警界线
(2015-01-21 00:21:09)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乡音乡情 |
在一个城市居住久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已相当熟悉,因此很少有闲心去逛公园。上周末,外地的朋友到济南旅游,泉水是济南这座古老城市的灵魂和命脉,也是朋友最想参观的,虽然今年天旱少雨,此时又是泉水喷涌的淡季,但是,还是没有想到好多泉停喷或者水位接近警界线,泉水喷涌的形势让人担忧,趵突泉面临复涌十一年来最危险停喷威胁。
先去趵突泉公园, 虽然三股泉水还在涌动,但是劲头明显比以往小了很多,已经失去了往日“趵突腾空”的景象。原来老远都能听见水冒出的声音,现在是静悄悄的涌出来。
随后,我和朋友从趵突泉东门出来,沿泉城广场边南护城河,来到黑虎泉泉群。在济南的四大泉群中,黑虎泉因泉水湍击巨石、发出酷似虎啸的声音而得名,前来黑虎泉打水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虎啸”已经变成“低吟”,三个虎头尤其以西边出水最为乏力。而在其东侧的玛瑙泉,十分安静,很久也没有看到气泡从水中冒出,因为近日总是停停喷喷,已经没有市民打水。黑虎泉西侧的琵琶泉虽然仍在喷涌,但是从池边水位痕迹看,已经比先前低了将近20厘米。白石泉水流减小、喷涌无力,由于水位下降,石头上的青苔也已经大片的裸露出来。朋友慕名而来,看到的泉水却是这样,非常失望。
后来上网查询,政府规定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8.15米时,发布黄色预警;地下水位降至28.00米时,发布橙色预警;地下水位降至27.60米时,发布红色预警。当天上午趵突泉的实时地下水位为27.78米,直接逼近27.60米的红色警戒线。上世纪90年代末,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史记录。自2003年趵突泉复涌以来,由于保泉措施及时,趵突泉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每年1月中旬水位均在28米以上,最高的2006年达到28.86米,2014年为28.77米。其中2007年水位较低也达到了28.14米,也只是刚刚跌破黄色警戒线。今年的趵突泉水位比去年低了1米多,为历年同期最低数据。
济南以泉水闻名,城因泉名,泉以水生,泉水是济南的象征,是济南的特色和灵魂。有泉,这个城市有生气、有生机,要是没有泉水,就不可想象。济南很多人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早晨拎着水桶去接泉水,用于煮饭或泡茶。这不仅仅是为了取水,而是一种感情在里头。要是泉断了水,泉水的情结就没有了,济南就是泉水文化,文化没有了,城市也就没有根基了。
去年春季以来,受干旱少雨的影响,趵突泉水位出现持续下滑。2014年5月份,趵突泉水位曾跌破28.15米的黄色警戒线。随后,经过水库补水和夏季降雨的影响,趵突泉水位曾短时出现回涨现象。不过,目前又跌到了红色警戒线,如果说没有有效降水的话,水位还应该往下降,虽然距离停喷的水位还有一段距离。
除了天旱少雨原因,泉水衰竭的人为因素,一是城市建设的恶性膨胀,破坏了泉水根脉的水文地质条件。由于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总是考虑泉水如何为济南的建设发展服务,很少想到过济南的建设发展如何保护济南的泉水。二是为满足日益增大的城市需水量,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生活用水大量增加,长期盲目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泉水水位下降。三是济南南部山区的开发建设破坏了济南诸泉水源地的原生态环境。
泉是济南文化的渊源,也是济南的骄傲和自豪。目前,为了保护泉群的持续喷涌,位于城市南部的卧虎山水库和锦绣川水库开始回灌补泉,每天放出3 0 万吨水用来补泉。泉水是济南的骄傲,尽管由于大旱、城市开发等诸多因素影响了泉水的喷涌,但这些天工造化的泉眼,只要我们耐心呵护,认真保护,一定会呈现百泉喷吐、啐玉细珠的秀美景观。泉水复涌,城魂归来,泉成为济南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活力。